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113章 黑老林顶红军游击小分队

作者:byz少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战斗按文强设想的展开,由于指挥有力,消息封锁严密,准备充分,胡洪疆带神兵队来到城口城下时,大雪覆盖的城墙上,竟然无一兵一卒值守,神兵青年们把在高庙收集加长的木梯,搭在低矮的城口小县城城墙上,翻身入城。

    城门刚打开,红军大队一涌入城,迅速封锁住其他城门。刘存厚驻城口刘耀卿团的一个团部、一个整连,在被包围后,全部投降缴械。

    后世重庆直辖市海拔最高、最偏远的小县城口,此时城内人户不足千户,红军入城,处决了罪大恶极的县长和一批官吏、军官。徐允士和胡洪疆分别指挥部队,向各乡镇进军,烧毁各地团防税卡,烧毁契卷,发布告示,宣布没收土地,实行根据地土地政策,在各乡成立农会,由农民对土豪劣绅进行审判,处死十多人,城口面貌一新。

    城口刚下,事多且繁,胡洪疆又带队下乡扫荡残兵去了。文强失了信,要徐允士留在县城,协助他负责县城守卫、扩大红军方面的工作,他自己全力以赴,负担起了党组织发展,政权建设,农会成立等等事务。

    东边追击任务,特别是迎接那小子的事耽搁不得,徐允士派手枪队副队长李学财带领手枪队两个小队6人,二支队的两个小队,神兵两个排向东追击。他细细地给李学财交代,交代,重复……

    李学财有点懵,参谋长这是怎么了?不就是接个战友吗?用得着如此……

    终于等到参谋长的那声:“出发。”

    兵败如山,对军阀部队来说,这是最好的写照。

    李学财的部队,一鼓而下县城东边的修齐镇,不,是直接冲进去的。

    留下二支队一个小队,神兵一排,驻守修齐镇。任务一,拱卫县城;任务二,扩大红军,成立农会,打土豪,分粮济贫,烧毁高利贷、地契等文书。

    李学财又率队继续向东出击。

    治平乡团防凭险据守,团防兵在乡场口,“砰砰砰”打得热闹,几个在修齐镇缴获到快枪的神兵青年在前,一阵猛冲,一阵高喊杀声,一阵射击,把平时作威作福、狐假虎威的治平团防大队,冲了个人仰马翻,作鸟兽散。

    留下二支队一个班,神兵一个班,由手枪队2组组长李学贵指挥,任务同修齐一样。

    李学财匆匆扒了几碗饭,带队继续向东,到了明中乡场口,明中乡群众早就从治平乡溃逃而过的团防兵口中,知道红军要来了,拿起锄头、火铳,对团丁们穷追猛打起来,李学财进来时,群众的欢迎锣鼓迎到了街上,不一会,连舞狮子的也上了街,又有当地地下党员来接了头。

    天已黑尽,大山巍巍,松涛阵阵袭来,一天三战三胜,战士们累得精疲力竭,李学财下令驻营。

    次日晨,再留二支队的一个班在明中乡,协助地下党工作,任务与修齐、治平同。然后,带着剩下的人马向城口最东边的菜坝子乡出击。

    踏上海拔千米以上的菜坝子乡的土地,李学财不由自主地攥紧了拳头:这里的老百姓太苦了,无一农人的衣无补丁,无一农人不是面带菜色,小孩光着身子在灶坑里滚。

    明中乡地下党昨晚派人来联系了菜坝子乡的党员,李学财进乡场时,没有遇到抵抗。

    虽是冬雪化了大半,可化雪天比雪天更冷,几个腰缠麻索,身着破烂单衣的农民,在场口迎接,冷得瑟瑟发抖。他们说:乡团防队护着乡长等人向北进了山,驻军一个班和一个参议、收款委员向东边的巫溪方向跑了。

    李学财记起徐参谋长的吩咐,留下手枪队二组邓全斗的三人组,和几个神兵在乡场,配合乡地下党员,任务同前;其余神兵向北追击乡团防队,不论战果如何,当晚必回。

    自己亲带二支队的一个班向东追击刘存厚的那个驻军班。

    走过天坑湾,过了九个包,刚上杉梁子,一阵枪声传来,李学财仔细听,辨认出是成都兵工厂生产的步枪,刘湘部队用的,枪声跟刘存厚达县兵工厂生产的枪大不一样,但又掺杂有达县产步枪的枪声。

    菜坝子乡的向导说,前面就是天池湾,再过去就是巫溪县的黑老林顶。

    李学财一挥盒子枪:“同志们,跟我来。保持安静,没我命令,不准开枪,对面有可能是自己人。”

    川东山区留客,叫“玩”,“玩几天”,适用于至爱亲朋之间。

    这个“玩”字充分诠释了四川人诙谐乐观的共性,“玩”也是生产力落后,物资匮乏,隆冬时节,农闲光阴,留下亲友,给他(她)们改善伙食,补充体能,同时也节省了客人家中的口粮。还有,也是因通讯不便,生命无常,许多亲友,上次见面后,下次听说已经永别。

    吴焜的至亲仅舅舅熊清灵家,舅舅在时,享受过几次这样的待遇,但由于两家近,鸡犬相闻,舅家留客态度随意,舅舅离家失踪后,舅姆改嫁,丧失了留客能力。

    这次他是真正享受到了做客的待遇。

    10天后,唐元明在每天萝卜白菜土豆的滋养下,完全恢复了健康,大个子、大嗓门、大咧咧的笑声,充斥在众人面前。

    安守田、鼎罐两个新兵也有了一些基本的技能,两人都是干活的好手,几乎不用进行体能训练。

    吴焜、陈锐、王军等人参加红军心切,急着要走。杨家苦留,全家五人拉拽着不松手,特别是杨承兰、杨承志两个小家伙。

    杨长寿的女儿和儿子,跟山区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名字,甚至有人终生没名字,有的是几弟兄、几姊妹合用一个名字,称呼只有小名。杨家亦如此,因为黑老林顶数十里内,无一人识字。

    杨家两小辈这两个名字,来源于这支小队伍中的“中级知识分子”吴焜,跟他(她)俩在一起玩耍时,杨承兰的家族辈分是“承”,杨长生坚持取名要按辈分。吴焜给小百灵鸟取名为杨承兰。姐姐有名,弟弟也要,杨家很期待,有名有姓,在乡中多有面子,算高等人了哇!女孩子将来出阁时,婚帖上也能写大名了!面对小家伙期待的眼神,吴焜卡了壳,“高级知识分子”鼎罐适时闪亮出场:你爸爸是共产党员,你长大后也要参加革命当红军,继承父亲的革命大志,就叫杨承志吧。此言一出,满堂喝彩,崭新的杨承志高兴得蹦得老高。

    杨长寿这几天训练得苦,嫂子叫他帮忙干活也找不见人。这会他也要求改名,杨长生刚表示出一点反对的意思,就被他嗤之以鼻。一番讨论后,吴焜给他取名“杨革命”,大家喝彩,吴焜汗颜,挽回粉丝比发展粉丝更难!

    为酬谢取名人,杨家决定宰杀大羊一头,遭到吴焜等人强烈反对。可谋杀牲畜的主谋杨大嫂,唆使弟弟杨革命,悄悄地到羊圈,成功实施了暗杀行为,于是客人又被强留了两天。

    第14天时,杨长生突然以共产党员的名义,在全家人的期盼眼神中,要求接受弟弟杨革命参加红军,得到这支红军非正式领导人吴焜的批准、老红军唐麻子的确认,于是欢天喜地的杨家又成功留客一天。

    当晚,借杨家饯行宴上热闹的气氛,城万红军游击小分队在巫溪黑老林顶,共产党杨长生家的火塘边,宣布成立!

    不识字的杨长生当场作诗,不,念了听别人摆龙门阵时,记住的两句:

    “一笑三生曾有约,算来都是会中人。”

    这两句,鼎罐高度赞扬,贴切!

    通过乱哄哄的“民主选举”,深获众望的吴焜当选为队长,麻子唐元明,理所当然地当选为队指导员。会上,拒绝了革命积极分子杨承兰、杨承志参加红军的“无理要求”,决定在次日坚决出发。因为雪已化掉大半,山路已现轮廓。

    出发阵形变更了,黑熊仍在前,尖兵,接应吴焜的身旁,增加了杨革命,陈锐在左翼,王军在右翼,安守田殿后,鼎罐和红军骡耧竹竿,在中卫护中军大将唐元明。

    杨长生一家惜别的泪水,溅洒在积雪尚未化尽的土地上,瞬忽不见,杨家大嫂和承兰、承志惜别的哭声,和不以为然、没心没肺的杨革命,嘻嘻哈哈的笑声混杂在一起,被黑老林顶的雪风吹得无影无踪。

    三年下来,中药铺董事长兼总经理兼主治医师肖郎中,见员工熊必照和自己的女儿,形影不离,情投意合,悄悄与老妻和儿子相商,获得一致同意后,又征求了两个眉来眼去的当事人,假装羞涩的意见后,在1930年的春节吃团年饭时,肖郎中宣布:决定将女儿肖氏,嫁给熊必照为妻,从此女儿改名,熊肖氏。

    上海是开埠的大城市,城里人又多是五湖四海,各种婚礼习俗都有。

    但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本地人,婚礼要经过九大程序:聘书:缔结婚约的订亲之书。礼书:即礼物清单。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纳采,就是提亲。问名,简称合八字。纳吉,八字相符后,再送一次礼。又叫小定。纳征,正式送聘礼,过大礼。请期:请算命先生算结婚的日子。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

    肖郎中是思想开放的人,大刀阔斧地简化了程序。因为他没有多余钱财,也没有时间来举办复杂的婚礼。

    订亲,当全家同意,熊必照喜出望外、小叶子拍手叫好后,肖郎中请了街坊中卖纸砚文具的周店主为媒。

    周店主到店里来坐了一会,简单地问了熊必照和小肖姑娘,马上当场宣布说媒成功,写了一封婚书,喝了口茶,道了恭喜,就急急回店里去了。

    肖郎中带着熊必照和女儿,到他一个平时相好的算命先生摊上,合上八字,得了中吉,婚期定在元宵节。连算命先生的命金也节约了,就完成了聘书、礼书、迎亲书、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的一切程序。

    兴冲冲地熊必照,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株万年青、一株小茶树,用两个旧木桶,分栽在药铺门前两边,获得街坊们一致好评。

    正月十五元宵,熊必照出钱,买了一大尾鱼,做成一锅四川的酸菜鱼,一锅猪肉炖藕,又炒了几个菜,肖郎中请来媒人周店主、算命先生和几个邻近的街坊,坐了一桌。

    新鲜出炉的熊肖氏,在母亲、叶子和几个街坊姑娘小媳妇的帮助下“开脸”,用绸线将脸上的汗毛绞掉,又在发髻上簪上布花朵,头上还盖了一块红布,叫“上头”。准备“待嫁”。

    熊肖氏因在自家成亲,哭不出来,父母给他(她)们置办了一套新的铺笼罩被,缝了两套新衣服,其他嫁妆没有,所以哭嫁、谢嫁妆、抢上轿、挽轿、问轿、青龙头、颤轿等程序全免。

    婚宴在中药铺的堂上举行,肖郎中让儿子肖思贤点上了一对大焟烛,几个姑娘扶出熊肖氏,在肖家祖宗牌位和现制作的熊氏祖宗牌位前行了礼,郎中夫妇也受了礼,夫妻对拜后,司仪的算命先生大声宣布:礼成,送入洞房!

    正月十八,肖郎中一家,留下十七岁的肖思贤看守药铺,其余全家陪新婚夫妇“回门”———新娘三天后回娘家,宴请亲友。

    肖家在常熟县阳澄湖北岸边,叫东塘寺村。家里有四亩地,一条小木船,可由于缺劳力,木船闲置着,田里收成也不好。

    小叶子可真是喜欢上了这里,他和一心想回四川的照哥哥不一样,她喜欢这里低矮的小山,宽阔的湖泊水面。特别是看到那四亩比黄柏最好的水田还要好的田时,她的眼睛很明亮——这田,能活人啊!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y01.com=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