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100 破局(2)

作者:静静的延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印尼雅加达中区美国大使馆区

    望着阿南驾车从视野中渐渐消失,张静怡警觉向四周打量了一番,确定没有可疑的尾巴,这才顺着人行道慢慢地行走。

    她没有进出使馆区的通行证件,在这里也没有任何可以落脚的“安全屋”,之所以冒着风险中途下车,就是因为这几天来经历的凶险和多年的职业训练让她警觉,不得不对任何人,包括阿南采取这样不信任的做法。

    张静怡边走边思索,她要筹划一个万全的计划,不但是找到可靠的落脚点,还要能继续在隐蔽中查找那个看不见的幽灵。

    首先,她要想办法离开戒备森严的美国大使馆区。

    走着走着,她看到一辆黑色的旅行车停在街边车道上,从打开的车门上先是跳下来三个金色头发,活泼可爱的西方孩童,孩子们蹦蹦跳跳,不时回头对着车厢里的人说着什么。

    从黑色旅行车的车牌可以看出,这当然是属于大使馆的,而且享有不低的安全等级。

    张静怡迅速向右手边看去,原来是一座外观华丽的现代化旅馆,看样子是为了接待大使馆的客人和新到来的雇员和他们的家属。

    张静怡将头巾扎扎紧,小步跟过去,对着刚下车的一个身材臃肿变形的白人妇女小声地说了几句,然后面带微笑地从妇女手中接过提包。

    白人妇女点点头,对司机吩咐几句,然后与张静怡说说笑笑地走向旅馆大门。

    进入旅馆,一阵若有若无的训斥声从角落中传来,原来是当班的主管在教训一名清洁女工,让她不要着急下班,赶快将地板上的微小污迹清理掉。

    张静怡又和胖女人寒暄几句,然后当着旅馆经理的面挨个亲吻了三个孩子的面颊。虽然经理并不认得张静怡,但他见这个东方面孔,却按照印尼本地习俗带着头巾的女人和新任美国大使馆文化参赞的夫人如此熟悉,也就想当然地将她当成了某个本地雇员。因为角度和头巾的遮挡,他甚至没有留言张静怡的长相。

    胖女人带着孩子走向电梯,张静怡跟随在身后,趁着经理和侍者全部将注意力集中到新客人走入的瞬间,她果断地闪身,进入距离电梯间不远的女洗手间。

    胖女人没有功夫去寻找张静怡,从刚才的谈话里,她得知张静怡的丈夫是某个东南亚小国的什么外交官,她只不过在向自己介绍雅加达城内适合孩子游玩的地方。至于面貌长相,出于西方人对东方人种的一贯脸盲,她根本说不清任何端倪。

    而张静怡,她取下头巾对折,对着洗手间的镜子快速变化着魔术,几十秒后,步出洗手间的人已近截然不同。

    她分辨了一下方向,驾轻就熟地走向另一侧通道,那里是员工休息区,更衣室就在左手边。

    找到一件和自己身材相似的低级女工工作服穿上,她是在一个蓝色塑料大桶里拿的衣服,这是员工公用的换洗容器,即使少了一件,在短时间内也不会被发现。

    外面响起一阵“滴滴”的铃声,随着声音响起,十几名或穿着自己衣服,或穿着取下工作牌的绿色工作服的清洁工从更衣室内走出,带着疲惫的神情互相说笑着走向油漆剥落的小门。

    斜下坡的石板通道外,一辆有些肮脏老旧的黄色大巴等在那里,任由女工上车。

    张静怡没有去车厢尾部,而是在靠在后半段中间的座位上坐下,她知道,根据行为心理学,人们一般会将那些主动融入集体的人当做老成员,而将远离的人当成新来者。要是警卫检查,尾部车厢应该属于重点区域。

    果然,大巴车刚开始五分钟不到,就在一处检查岗前停了下来。

    与进入大使馆区不同,出去的检查岗由印尼宪兵部队的武装警察负责,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只是默然地坐在悍马车上,监视印尼警察的一举一动。

    两名警察从车厢尾部的们上来,另外一人带着笑意从前门登车。显然,这几个警察与女工们颇为熟悉,他边走边用爪哇语说着什么,那些女工们纷纷从包里或者贴身衣服内翻找出通信证件递过去接受扫描。

    当警察接近后部座位的时候,突然闻到一股腐臭气,然后看见一个女人俯下身体,不住对着车窗外干呕。

    警察草草扫视面色痛苦的张静怡,她低着头,头巾完全遮盖住面目,连头发也没有露出半根。

    “可怜的女人,看样子是个虔诚的真神信徒,难道是传染病?哎”警察担心面前的女人患上霍乱,这种疾病在女工聚集的贫民区非常流行。他厌恶而同情地又瞄了两下,从张静怡身旁小心地绕开,甚至连她身后的女工也不检查了,只是招呼同伴赶快离开。

    “可怜的女人,是洗衣服的那个吧”

    “哦,不,是洗手间服务的”

    “瞎说,是在厨房打杂的”

    三个警察似乎都认得张静怡,却得出了三个截然不同的答案。

    走下车,为首的警察对着美军军士招招手,用英语说了句

    “一切正常,可以放行”

    悍马车里的墨西哥裔军士长对着电台送话器说了两句,检查哨外的电动横杆缓缓升起,肮脏的大巴消失在雅加达的车水马龙之中。

    半小时后,张静怡在靠近东区的“曼萨拉路”下车了。这里是雅加达贫民最集中的区域,到处是低矮的棚屋和肮脏的公共水龙头,漆黑的孩子抓着从垃圾袋里翻找出来的食物边吃边跑,街边小咖啡店内,老式29英寸松下“画王”电视机,正在播放好莱坞的电影的dvd图像。

    从一个满头是污泥的小男孩手中买了双份的“霍瓦恰那”,张静怡憋住气,将这个浑身裹满了羊油的油炸香蕉塞进嘴巴里,囫囵吞枣的整个咽下肚。

    很快,一股混杂着腐臭,垃圾味和羊膻味的奇特气息就将张静怡整个包围住了。现在,她从里到外,就是个普通的雅加达低沉劳动妇女。

    天边雷神滚滚而来,一阵阵带着腥味的疾风吹拂这道路两边的棕榈树,红色的东南亚“莲雾”在枝头晃晃悠悠,预示着一场雷雨即将降临。

    张静怡没有多余的时间,要想在伪装不被吹散之前抵达目的地,她需要立刻行动。

    当然不可以坐出租车,也不能搭乘装有空调的快速巴士,她只能坐上一辆气味更加浓烈的普通公交大巴。

    在雨季的雅加达,车厢里的温度估计至少有45度甚至更高,不同于巴基斯坦的干燥炎热,印尼的湿热让人恍如置身芬兰浴的小木屋内。

    大巴慢悠悠地经过国家博物馆,经过青年大道,来到曼苏拉·哈坦大街,又转向进入国父纪念公园街。

    直到一个半小时后,张静怡才在大雨结束之后,来到溪流满地的印尼国立大学西侧小门边。

    混杂在一帮进入大学校园的本地清洁工队伍里,张静怡进入了这座印尼最大的高等学府。

    她的目的地,也就是“堡垒”,就设在学校东南亚生物历史研究所的二楼宿舍区内。

    几乎是跑着经过楼道,她拐进黑漆漆的宿舍区,熟练地打开一间标着数字“21”的房间。

    屋子里布置了只有内行人才懂得的“安全机关”。一切看上去都很好,没有外人进入的痕迹。

    顺着一道只有张静怡能看懂的标记向下摸索,她很快撬开地板,从里面取出一个厚厚的防水旅行袋。

    袋子里有美元和相当于2000美金的印尼盾,还有渣打银行开户的信用卡以及包括护照,汽车驾照在内的全部证件,甚至还包括经过技术改造的笔记本电脑。与通常的电脑不同,它可以自动消除网络链接痕迹,并可以在一秒钟内烧毁硬盘和所有的存储设备。

    张静怡将电脑接通房间内的网络接口,这处由某个神秘东亚富豪捐赠的设施里到处都有接口,随便就能进入网络世界。

    她登陆了“公司”的掩护网站,一处伪装成旅游查询网的外部网站。输入特殊的用户名和密码,她进入其中,开始为自己新的身份做准备。

    半小时后,一位来自港城中文大学的研究生劳莉·陈就已经存在于印尼国立大学的访问学生登记数据库中了,不单是学生档案,甚至连图书馆进入门禁,研究室进出门记录在内,都证明劳莉·陈已经在校园里生活了一年半之久。

    现在,开始第二重伪装身份,这是为了下面的行动提供掩护。

    晚上的时候,张静怡已经换了合适的打扮,坐在研究所一楼的公共教室里,开始旁听马库斯·科马洛夫教授的学术讨论课了。

    “教授,我很想参与您下周去弗洛勒斯岛的科学调查小组”

    结束讲座,劳莉·陈,这个黑色长发,戴着黑框大眼睛的研究生,用熟练地,不带口音的英语对马库斯教授发出请求。

    “哦,这大概不可能,这次考察范围很小,只有我和我的助手两人,不带研究生。”

    马库斯教授有很多短期研究生,他透过厚重的近视眼睛向张静怡投来不耐烦的目光。

    他觉得自己似乎认识眼前的女孩,却叫不上名字来。

    “太遗憾了,我正在着手写一部关于人类第三种起源的论文,我个人认为,弗洛勒斯岛上的矮人群落,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张静怡低着头,在摆弄笔记本电脑里的文档。

    “哦”教授抬起头,示意张静怡将论文推过来。

    他读了起来,眼睛里流露出惊讶的神情。

    “唔,很不简单,对于研究生来说,太惊人了”马库斯教授当然不知道,论文出自“公司”生物研究室的一位科学家之手,而张静怡只是花了几小时进行消化。

    “好吧,你可以自费参加,不过说好了,回来之后,你要详细告诉我关于这些数据的计算来源”

    教授改变主意,他打电话给助手,将劳莉·陈的名字加在研究所官方科考组的名单里。

    “很可惜,要是凯瑟琳不遭遇火灾意外,她说不定也可以参与,哎,她在三年前的那次旅行中,可是小有收获的啊。”

    打完电话,马库斯教授小声地自言自语。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y01.com=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