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72 海火(2)

作者:静静的延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指挥大厅中央的显示屏被一分为三,最左面的是计算机生成的模拟动画,看上去是空间飞行器在轨道中的运行动态,中间确是满眼的大小显示器和两张空着的太空飞行椅,最右面的则同样是指挥控制室的模样,只不过必定是在地面某处。

    “这是什么?”李思七问身旁陪同他的工程师,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容貌举止有点邋遢的男子。

    工程师没有马上回答,只是用眼睛询问坐在一旁的王政委。

    “他有一级权限,告诉他应该知道的,其他的不要多说。”王政委盯着大屏幕上的显示,头也没回地告诉工程师。

    其实最后一句有点废话,因为这个工程师自己所知也非常有限。整个“海火”项目了解全部技术细节的不超过三个人。

    “那是目标飞行器和对接飞行器,分别被称为”天行者“和“天阙”,他们马上要进行交汇对接。“

    工程师回答道

    “对接?为什么?”李思七的疑问更加重了

    “这是第一次全系统实战实验,有航天员参加进行反射镜的矫正和瞄准系统的操作,虽然系统完全可以自己运行,设计的目的也是为了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自主交战,恩,但是,第一次还是要保险一点。”

    工程师话音刚落。指挥大厅中的扬声器又再一次响起了声音。

    “燕京指挥中心报告,”天阙“开始改变姿态,请各监测单位注意仪表监测。”

    大屏幕上的动态图画已经开始变化,表示“天阙”的那个动画图案悄然转动了180度,变成了倒飞姿态。“

    ““远洋观察者一号”,报告,接收“天阙”遥测数据链,数据阿尔法信道接收完毕,数据显示已经完成姿态转向。“

    扬声器响起了担任目标监测控制的海洋测控船的报告。

    ““天行者”报告,已经做好变轨准备,飞船系统正常。“扬声器里的声音很浑厚,大屏幕最右面切换成一个穿着舱内航天服的男子,他正在操作飞船,边上的航天员手持任务操作流程书,在仔细认真的核对。

    时间在飞逝,“天行者“很快就从初始轨道转移到与”天阙“目标飞行器共面的330千米的近圆轨道,在”天阙“目标飞行器后下方约52千米处,与其建立稳定的空空通信链路之后,便开始了自主导航。此刻,他不依靠地面的测控系统发出指令,而是靠航天乘务组根据自己的决策,参考飞行计算机数据的提示,手动操控飞行。

    屏幕上一行数字在飞速变动,那是天行者与天阙的相对距离,数据来自两者各自的激光雷达和微波定向系统的测量。

    “155公里,144公里,42公里,4公里,520米,155米”李思七只觉得两个动画图案的距离越拉越近,几乎重叠在一块儿。

    “我是燕京,第一系泊点到达,天行者请报告状态。”另一个指挥大厅传来同样年轻的声音。

    声音停顿了大约几秒钟,这是天地传输延迟的缘故,不过李思七不由地紧张了起来。

    “天行者在,燕京,天行者报告,开始启动调姿发动机,50牛发动机启动20秒,现在开始倒计时,3,2,1,点火。”

    画面上的那个小点又开始微微变动,另一幅大屏幕上出现闪着银色光芒的亮点,背景是漆黑宇宙空间。这个画面是“天阙”号摄像机拍摄并经过“天链“中继卫星传输回地球的。

    渐渐地,画面开始有了改变,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漆黑。突然一个巨大的,充满生机的宝石般蓝色球体出现在李思七面前。

    “哇,好美啊“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家园,他被深深地震撼住了。

    画面再次变化,这次看不到任何色彩,一个圆形的,有好几处凸起状物体的东西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这是对接环,你看到屏幕中间的白色十字线条了吗?只要白色线条保持在中间,不发生大的偏移,就说明飞船的对接姿势是正确的。”

    工程师参与了几次太空任务,他对空间对接是熟悉的。

    圆环越来越大,越变越清晰,白色的十字线始终对准圆环中央,就像是子弹正旋转着飞向靶心的红点。

    “准备进入惯性阶段,开始自主碰撞”燕京航天指挥中心又传来指令长的声音。

    “碰撞?什么意思?”李思七问身旁的工程师。

    “哦,是这样的,我大概给你说一下。”工程师表面木讷,可是只要一涉及技术和自己的学科,立刻变得神采奕奕,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4个过程,最终实现两航天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仿佛是为了印证工程师的说法,屏幕上正一步一步显示着“天行者”与“天阙“的运行状态。

    首先,两个飞行器在太空开始“相撞”。惯性作用下,12吨重的“天行者”与18.6吨重的“天阙”以每秒0.2米左右的速度进行相撞,当“天行者”上的主动对接机构碰撞上“天阙”上的被动对接机构,对接过程正式开始。

    “天行者号”上的主动对接机构上的对接环,接到失衡传感器发出对接指令信号后,6根滚珠丝杆向外推出200多毫米,对接环上安装的3对捕获锁,撞到“天阙”被动对接机构相对应的卡板器,它们立刻被牢牢卡住。

    因为太空中没有大气摩擦,所以刚才的刚性动作带来了预期的副作用力,组合体飞行器开始“缓冲”。“天行者”对接环受到撞击后,计算机发出指令,液压系统通过一套设计精密的传动机构,联向对接机构上的摩擦自动器和电磁阻尼器,分别吸收纵向和横向的撞击能量,进行缓冲。

    整个过程耗费了大约60秒,看画面,两者几乎纹丝不动,只有仪表在显示复杂动作的有序进行。

    紧接着,开始进行“校正“动作。当缓冲完成后,“天行者号”上对接环的6根滚珠丝杆继续往外推至300毫米,同时对两个航天器的姿态、位置和偏差等进行强行校准,这个校准过程大约花了80秒。

    校准后,对接环的6根滚珠丝杆缓缓收缩,将两个飞行器“拉近”,

    “天行者号”和“天阙号”的对接面上,分别安装了6组共12把对接锁,每把对接锁的拉力达9吨。当两个飞行器被拉近后,两个对接面的12把对接锁一一相扣。

    最后进行的是“密封”操作。两个飞行器拉紧后,对接机构上的驱动电机将带动钢丝绳系统,将两个连接器面上的密封圈压缩,保持密封。

    “天行者“报告,燕京指挥中心,燕京指挥中心,仪表显示气压正常,密封通道严密,现在准备进入”天阙“”

    飞船指令长是36岁的李长海,他的声音冷静,沉着,处处体现出这个前空军特级“金头盔”王牌飞行员的风采。

    就在这时候,大屏幕上的燕京指挥中心的画面消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单调的灰蓝色画面。

    “那是什么地方?指挥中心呢?”李思七再次不解地发问。

    这时,工程师第二次用目光征询王政委的意见。

    王政委犹豫了几秒钟,他终于下定决心

    “告诉他吧,能进入这个地方的人,都是可靠的,祖国能够信赖的人。”

    工程师深吸一口气,似乎在积蓄能量,看上去他下面要讲的答案既长又复杂。

    “那是个小岛,位于太平洋某处,具体坐标我也不知晓。你看到的画面是一艘经过伪装的观察船拍摄的。”

    工程师指着那个单调的,呆板的小岛说。

    “小岛?恩,你们的实验有关于海洋?”李思七问

    “不是有关,小岛是目标”工程师答到

    “目标有多大?在小岛上?“李思七知道一些军队的高科技实验,有时候会放置一些传感器,又被称为”靶子“。

    “不,你没明白,小岛是靶子,整个小岛都是。”工程师有点紧张,但又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

    “整个小岛?你们准备摧毁整个小岛?”

    “对,也不对。实验的目的是一次性传送大约25万吨标准tnt当量的能量到达目标,是传送不是摧毁。”

    王政委纠正了李思七的误解。

    “传送?能量?核武器?天基核武器?”李思七再次问

    “是高能光束,不是核武器。”王政委再次说

    “激光?”李思七开始明白

    “哦,不确实,是光,但和传统意义上的激光不是一回事。”王政委做了个姿势,示意工程师解说复杂的专业技术

    “恩,你知道传统的激光,他们依靠产生热量来烧,或者叫达到毁伤效应。”

    工程师眼睛放光,说起话来吐沫星子横飞。

    “对,难道你们不是?”李思七不解了

    “对,你知道,光具有粒子性,对吧,这是19世纪的理论。这说明,光本身也是一种可靠的物质。而只要是物质,就会具有能量。”

    工程师舔了一下嘴唇,继续解说

    “我们的系统就是赋予光粒子动能,让他具有能量传送的特性,具体说来就是把动能传递到目标上。”

    李思七明白了,他点点头

    “类似实物的弹头,硬杀伤效应?”

    “对,我们不叫硬杀伤,正式的学名是”动能撞击效应“”工程师笑了。

    “一次传送25万吨标准当量?”李思七觉得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对,这次实验是这个目的。”

    “飞船和轨道站与实验有关?”

    “当然,光粒子需要被激发,或者叫被反射,空间站马上要展开一面反射镜。”

    工程师回答

    “反射到小岛上?”

    “不,反射到次级中继器上.”

    “中继器?在哪里?“李思七问

    “哦,我很抱歉,你的密度不够,我只能回答,那是一颗不断机动的卫星。“

    “天哪,你们怎么做到的,这太了不起,能获得诺贝尔奖。“

    李思七也激动起来了

    “你今天将看到的,实际上是上千亿的投资,是上万人工作的结晶,是数百个涉及众多基础学科的突破,为这个项目工作的科学家要不是为了保密,早就有获得诺奖的资格了。“

    王政委站起身体,他也很激动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y01.com=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