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四十三章 士大夫的反抗

作者:云中奂123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滦平县两间房乡的宾来酒店里,一群人正围坐在桌子边,一边小酌一边听着上面的台子上读报人念报。

    读报人正在津津有味的读着一篇评论员文章,标题叫做“为什么要成立乡政府”。

    燕王见“燕京日报”起到了预期的效果,老百姓反响强烈,于是就开始偶尔在里面夹杂了一些评论员文章,算是给自己即将开展的“户籍改革”事业吹风了,想通过这种逐步蚕食的方式,现从缙绅地主手中把基层政权夺过来,然后再推行户籍改革、最后再推行土地变革政策。

    这篇评论员文章写的通俗易懂,几乎通篇大白话的形式,告诉老百姓成立乡政府,让老百姓有了官司以后,可以直接去找乡政府解决,这样不但极大的方便了群众,而且遇到紧急情况,还能保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听报的群众不少是来乡里赶集的普通老百姓,听了这篇评论员文章后,纷纷点头。

    张老汉说:“要是真的成立了乡政府的话,那咱们以后有些鸡毛蒜皮的官司,是不是可以直接到乡政府解决了。”

    李老汉说:“就是,过去咱们屁大点事,只要想惊官动府,就得跑去县城。结果吭哧吭哧跑到县城后,县老爷还忙于公务,有时候没时间接待咱们,最后搞不好就得第二天再跑一趟。要是新成立的乡政府,真的像报纸里说的那样好,那咱们可就方便不少了。”

    话音才落,却见一群人气势汹汹的跑进了酒店里。

    众人一起看去,只见为首那人,正是乡里的孙员外孙郎,身后跟着六个家丁。

    众人看孙郎面色不善,都是暗暗打鼓,不知道他忽然来这里干什么。

    孙郎冷冷的看了眼台上的读报人,声音严峻冰冷,一字一顿的说:“打!”

    六名家丁领命,快步冲到跟前,一把将读报人手中的报纸抢了过来,然后两个壮汉把那读报人按在地上,一阵拳打脚踢。

    读报人“哎呦”、“哎呦”惨呼之声不绝于耳,众人听了,都心生不忍,却又惧怕孙员外的权势,不敢上前多说。

    酒店老板李万贵见状,只好硬着头皮,陪着笑脸走到孙郎跟前说:“孙员外,这个不知道小的哪里冲撞了您老人家?咱手下留情,要不这打坏了就不好了。”

    孙郎听了,冷冷说道:“打坏了你就赔给人家医药费呗。”

    李万贵一呆,苦笑一声说:“孙员外真会说笑。”

    孙郎漫步走到台前,随手拿起报纸,一边慢慢的撕烂,一边背对着李万贵说:“是你财迷心窍,非得要雇用他,现在他受伤了,你不赔谁赔?”把“燕京日报”撕得粉碎,随手一扬,纸屑漫天飞舞。

    李万贵见了倒吸了一口气,当初“燕京日报”刚刚发行的时候,孙员外孙郎就曾经秘密派人给他递过话,让他好自为之。

    但是李万贵觉得这份报纸既然是燕王亲自主持办理的,以燕王的强势作风,自然谁也不敢太岁头上动土,跟这份报纸过不去。况且李万贵内心深处,也觉得这份报纸办的很好,很多内容说的很有道理,所以一方面是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理,一方面也是为了多赚点钱,就不管孙郎的警告,雇佣人手读报。

    但是李万贵万万没有想到,孙员外孙郎竟然真的胆大包天,大白天的就跑来不但砸摊子,还殴打读报人。

    想到这,李万贵气得脸色红胀,结结巴巴的指着孙郎说:“你……这报纸是燕王殿下主办的,你不要命了嘛!”

    孙郎冷冷一笑说:“燕王殿下主办的又怎样?难道燕王殿下就不能做错事了吗?做错了事,就要勇于承认!给我打!”

    两名家丁领命,转过身来,把李万贵按在地上狂殴起来。

    孙郎听着那拳拳到肉的声音中,夹杂着李万贵的惨呼声,看着那些噤若寒蝉的围观群众,笑了笑说:“诸位不要误会,孙某此举,乃是为天下人请命,以正纲纪,绝非为了个人私利。”

    众人漠然以对,孙郎可以说是两间房乡的土皇帝,老百姓们虽然没有勇气跟孙郎作对,但是公道自在人心,他们刚才眼睁睁的看见孙郎的暴行,又岂能对孙郎和颜悦色?

    孙郎笑了笑说:“各位想想,这报纸动辄就歪理邪说,蛊惑人心,表面上是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其实全都是祸国殃民的昏招。就比如刚才那篇成立乡政府的文章,诸位千万不要被一叶障目,误以为成立乡政府就办事方便了云云。诸位想想看,一旦增设这乡政府,各种工作人员没有二十个,也得十来个,这些人的薪水俸禄以及办公开销,一年要多少银子?燕王殿下虽然家资万贯,肯定不可能自掏腰包给这些人开支。到头来,注定是个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结局,平白的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让老百姓本来寒苦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各位想想看,这不是祸国殃民的昏招又是什么?”

    围观众人听了这话,都是心里一凛,感觉孙郎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要真是成立什么乡政府的话,就算一个乡政府有十名工作人员,每人每个月三两银子俸禄的话,这一年下来就要三百六十两的俸禄。要是再算上各种公务开支,以及办公用房的维护等等,这一年下来少说也得有七八百银子的开销。

    而以上这些开销还是最保守的估计,实际上这么多基层工作人员下来,又是花销公家的银子,肯定各种铺张浪费,到时候开支只会更多。

    以往没有乡政府的时候,老百姓虽然有疑难的事情就不得不跑去县衙,办事极为不便。

    但是老百姓一年下来能有几件大事?更多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这些事只需要找村子里、乡里的“贤达”就能调解。

    而找贤达帮忙调解,基本不需要花费什么。

    想到这些,老百姓的内心不禁又松动了起来,开始犹豫成立乡政府真的如报纸上所说的那么好?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y01.com=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