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282章 南方纺织品抢占市场

作者:云茯苓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过了几分钟,紧跟着第二道婴儿啼哭声响起。

    第二个宝宝也出来了。

    十来分钟后,两个护士抱着孩子从产房里出来。

    “苏舸的家属在吗?”

    盛启晖赶忙迎了上去,盛奶奶和苏秀芬也跟了过去。

    两个护士臂弯里各抱着一个裹在襁褓里的小宝宝,盛启晖和苏秀芬把孩子接了过来。

    “一男一女,恭喜啊,龙凤胎。一个五斤二两,一个四斤六两。”

    其中一个护士笑呵呵地说。

    盛奶奶高兴得不行,从兜里抓出两把糖来,一人一把塞给两个护士。

    “谢谢,辛苦你们了。对了,同志,这两个孩子哪个先哪个后?”

    护士没想到这家人这么讲究,还有喜糖拿,说话语气不由和悦了三分。

    “先出生的是男宝,后出生的是女宝。再等一会儿产妇就可以出来了。”

    护士说完回了产房。

    门口等着的几个人围过来一起看孩子。

    因为是双胞胎,体重比卓卓刚出生那会儿轻一些,但对于双胞胎来说,已经算是重的了。

    两个宝宝白白净净,一点没有被羊水泡过的皱巴巴,这会儿在襁褓里睡得正香甜。

    盛奶奶盯着两个重孙,禁不住抹了把眼角。

    实在太高兴了,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多出两个宝贝重孙来。

    他们老盛家人丁越来越兴旺了,让她不由回想起当年盛家最鼎盛的时候。

    心里又开心又酸楚,眼泪就这么下来了。

    “来,我和她小姑把孩子先抱回病房,你在这儿等着苏舸出来。”

    盛奶奶从盛启晖手里接过孩子,跟苏秀芬一人一个抱着孩子走了。

    盛启晖继续等在门口,不过这会儿心情已经和先前天上地下,完全不一样了。

    又过了一会儿,产房大门再次推开,苏舸躺在病床上被推了出来。

    和上次一样,只是这次苏舸的状态看着比上次好。

    虽然生的是双胞胎,但估计是已经生过一个的缘故,这次产程要短的多。

    盛启晖走过去,从护士手里接过苏舸,紧紧握住她的手,深深地看着她。

    苏舸也看向他,两人视线相撞,千言万语都在其中。

    住院期间盛启晖和学校那边请了假,专门陪在医院里照顾苏舸。

    盛奶奶一天三顿在家里做好了带过来。

    红糖小米粥、煮鸡蛋、鱼汤、鸡汤……各种补品换着样的往医院送。

    每天到了饭点,隔壁床的产妇都能闻到从苏舸这边飘过去的饭菜香气。

    咽咽口水,顿时觉得自己手里的饭不香了。

    在医院住了两天,苏舸就带着孩子们回家了。

    大院里众人已经陆续得知苏舸生孩子的事,好些人都上门来看。

    一大妈领着儿媳妇高维娟,送了二十个鸡蛋过来。

    二大妈也来了,送来半斤红糖。

    樊雪勤从自己厂子里买了好些点心,白条饼、江米条啥的,说是给苏舸当零嘴吃。

    前院的方大妈和许兰芳也过来了,各自送了东西。

    连一向没什么交情的俞家,这次也来了人。

    俞家老大俞凡强让媳妇过来,给苏舸送了五块钱。

    苏舸一开始不想收,她知道俞家为什么来送钱。

    恢复高考那时候,她和盛启晖帮着俞树铭考上大学,俞家对他们一直挺感激。

    俞树铭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会儿,就已经送礼过来感谢过一次了。

    这次估计又是为着这事。

    苏舸不想要,奈何俞家人坚持,最后她还是收下了。

    消息传到纺织厂那边,杜秋梅和几个跟苏舸关系不错的女工,也到大院里来看她。

    好久没见到她们,再见面大家都分外高兴。

    一群女工围着两个小宝宝,稀罕极了,都夸苏舸太会生了,一下生了两个不说,还是龙凤胎。

    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看完孩子,大家坐下聊天,苏舸问起纺织厂那边的情况。

    一问起来,才知道纺织厂近来情况并不好。

    杜秋梅叹口气,“从年初开始,市场上多了不少南方来的纺织品,做工好款式新颖,咱们厂的产品一下子就逊了色。好在咱们是大厂,口碑好,老滨江人多少年都买咱们厂的产品,买惯了,所以销量没有太大变化。可到了明年就不好说了,要是继续这么下去,咱们厂的市场早晚会被南方产品挤掉。”

    市面上出现南方纺织品的事,苏舸是知道的。

    去年董傲雪带着她去看市场,后来苏舸就养成了习惯,时不时的就自己跑去百货大楼看一圈,了解纺织产品的最新动态。

    当看到南方纺织品出现在百货商场时,她也为纺织厂担心来着。

    但后来想想,纺织厂那边应该会有应对的策略。

    南方纺织品胜在质量款式,滨江纺织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质量和款式,提升自家产品的竞争力。

    然而如今杜秋梅这么一说,难不成纺织厂啥对应措施都没有?

    “师傅,厂子里没有针对南方纺织品拿出什么应对措施吗?比如提升产品质量,改良设计。毕竟咱们的设计相对保守,没有外来产品冲击还好,现在南方产品大量进入,咱们的产品一下就被对比出来了。”

    杜秋梅摇头,“听说厂里讨论过这件事,不过几个设计师不同意,觉得咱们厂的款式这么多年都是同样的风格,如果突然改变,很可能流失掉原来的老客户,抓不住新客户,风险实在太大。”

    “但是没有风险,哪儿来的机遇呢?”

    “小苏,你还是不明白,不管卖不卖出去大家都拿同样的工资,这么多年都这样过下来,没人愿意改变,去担这个责任。”

    苏舸:“……”

    也对,如果国营厂都积极地去做出转变,就不会有八九十年代大批国营厂职工下岗潮了。

    “我觉得没啥大事,咱们厂的纺织品在滨江买了几十年,销量一直都好,南方的才刚进来,说不定过一阵子就没有了。”

    “老滨江人都认咱们的产品,南方的也就一时新鲜,要不了多久还得回头买咱们的。”

    “反正咱们一个月就那几十块,操那个心干啥,有工资发就行了。”

    “这些销量啥的,有厂里领导操心呢,杜师傅你也别想太多,咱们多大的厂子呀,哪儿能说倒就倒。”

    几个女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y01.com=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