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三十三章 新举世皆敌

作者:潜水鹦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次的任务实质上相当简单,总结起来其实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把郭凯森和熊波接回来。

    当然实际情况没那么容易,要不然也落不到看雪的头上。在这次任务当中,她们需要避开罗伯人的空中监测网偷偷潜进去,然后找到郭凯森两人,再把他们带回来。当然如果游击队的情况不可控的话,她们可以反击,但是原则上不能主动攻击。

    不过现在有李易加入之后,吕南仁为了增加安全系数,又塞了一队流光进来,任务的内容也变成了敌后强袭。他们除了要带回郭凯森之外,还要解决掉喀布什附近的一个罗伯人雷达站。

    说实在的,即使是在李易看来,这个附加的任务也没什么紧迫性可言。这个雷达站的确可以给南方的罗伯人控制区提供早期预警,但是事实上人类空军几乎不可能放弃从喜马拉雅山居高临下发起攻击的优势,反而沿喜马拉雅山绕一圈再飞到喀布尔去。所以那个雷达站存在的最大意义其实就是限制了西北战区对阿富汗游击队的大规模补给。

    李易一点都不觉得吕南仁会为了那里的大胡子游击队员能吃饱饭就派出精锐的特种部队去冒险攻击罗伯人的雷达站,毕竟怎么吕南仁就算粘上一部大胡子也不像那帮游击队员的爹。

    所以听了这个计划之后,李易难免会有些想法,猜测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加入所以才改变了计划。不过他发现无论是月华晨曦还是司徒浩南都没有提出质疑。

    很快李易就明白了这是为什么,因为又一个男人走进了会议室,那是一位留着空军式短发的中将。

    联军内部不许留长发,不许佩戴私人装饰品……

    这些规定当然都有正常的理由,但是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部队不需要个性,想标新立异的最后都gg了。

    但是只要人多的地方,就免不了有想出风头的人,所以在不断的摸索当中,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钻规矩空子的发明创造,其中大部分都在出现后很快被无情镇压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留了下来。“空军式短发”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的“空军式短发”其实是指额头的留海比正常的短发长出一块来,因为形似飞机头部,所以才得名“空军式短发”,并不是说只有空军才能剃这个发型,实际上无论陆军还是海军,留这种发型的人数一点都不比空军少。

    李易在五二零团服役的时候,在第一年见过很多士兵鼓捣这种小动作,但是一年之后,大部分人都改邪归正了。虽然部队里默认了这种发型的存在,但是并不等于军官们会看着这些刺头顺眼,所以留这种发型的士兵经常会很光荣地被指派参加各种额外的劳动训练或者其它的项目。

    在经历了痛苦的“要个性还是要休息”的选择之后,大多数士兵很明智地恢复了常规发型,当然也有一些宁死不屈的人咬牙坚持了下来,不过李易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有军官留这种发型的。

    最重要的是,这位军官的军衔还不低,他是个中将。

    中将先生大概四十多岁不到五十岁的样子,应该说相貌不错,身材看起来也很强壮——不是那种野生的肌肉感,而是明显可以感觉到规划的那种,简单一点说就是有目地的通过健身达到的那种效果。

    中将走进会议室,摆手示意大家稍息,然后听肖处长介绍道:“这位是北方防空司令部司令昆吾中将,中将今天刚好来到战区司令部,听说了这次任务,所以来看望大家。”

    听了肖处长的话,晨曦立刻就想起来自己在天上盘旋的那半个小时了,很明显,当时地面指挥中心要求自己避让的就是这位中将。

    昆吾加入人类联军的经历相当传奇。二十多年前,机器人入侵主大陆的时候,他还是首都区的一名电子工程师,刚刚花光了积蓄,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无人机工厂,打算生产小型无人机。

    因为中央政府对无人机的管控相当严格,所以昆吾的这家工厂从一开始就是瞄准了军用订单市场的,但是因为之前联系的门路倒台,所以他的工厂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然后机器人大军就来了。

    在首都区保卫战初期,人类空军曾经损失惨重,一度甚至不敢升空接敌,让机器人空军可以肆无忌惮地轰炸首都区的地面设施。

    昆吾有一次没来得及跑进防空洞,在自己的工厂里目睹了机器人战斗机一挑三成功获胜之后突发奇想,紧急改装了一批小型无人机,然后在又一次突袭当中放了出去。

    就和他想像的结果差不多,机器人战斗机的观测手段与人类截然不同,它们更加依赖于电子识别技术,而不是图像识别技术,所以这批采用了雷达波反射增益材料的无人机在机器人战斗机的中控计算机上显示成了大批次人类战斗机。

    几次战斗之后,昆吾的设想被首都区军方采纳并且逐步完善,开始使用廉价的小型无人机冒充战斗机消耗机器人的计算资源,然后由真正的战斗机发起偷袭,迅速把机器人的空军赶出了首都区。结果逼得机器人不得不从各地抽调空中力量和计算结点来支援围困首都区的部队,造成后方空虚,这才让公爵有了偷袭机器人补给线的机会。

    所以有研究那段历史的人认为昆吾发明无人机集群技术才是那场战争的转折点。

    当然这个观点和认为公爵的坚决突袭是转折点一样,都不为官方所承认,毕竟这两位都算不上军方的嫡系,昆吾甚至都不是军人,让这两位成为关键人物太伤军方的自尊心。

    不过和之后差点被枪决的公爵不同,加入了空军研发部门的昆吾仕途相当顺利,在一路快速升迁的过程当中华丽完成了从技术人员到一线指挥员的转变,后来更是成为新组建的北方防空司令部第一任司令官。

    从理论上来说,虽然同为中将,但是北方防空司令部的级别要比主大陆六大战区低半级,当然昆吾和六大战区的主官一样,都只对军事委员会负责,而且实际上他的手里掌握着除了首都卫戍区之外的大部分空中力量,比毫无存在感的北方边疆区的影响力可要大多了,就算是桀骜的吕南仁见到他也要客客气气。

    不过昆吾这个人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个技术人员,即使天生长袖善舞,大多数时候考虑问题也比较单纯,在会见吕南仁的时候听说有这么一次任务,就兴致勃勃地跑来参加了,也不琢磨一下自己中将的身份会不会对与会人员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

    当然说实话,就算有影响也比较有限,毕竟会议室里的这群人都要算是胆大包天的主。

    肖处长很好的尽到了自己的联责,给昆吾详细介绍了其他人的履历,好让中将能够明白这些人的能力。

    介绍到晨曦的时候,昆吾顺便问候了她的师傅凝霜,这个时候晨曦才知道,她驾驶的那架鹰击十三其实是昆吾送给凝霜的,鹰击十三的生产厂斯凯威科技就是昆吾当年白手起家的那个无人机工厂。

    然后他毫不意外地认识李易的父亲,之所说这么说,是因为李易发现似乎这个时代所有的杰出人物都认识自己的那个风流老爸。当然让他松了一口气的是,昆吾只是表示自己曾经与李易的老爸并肩战斗过,并没有提情敌这个茬,要不然李易真要怀疑自己老爸是不是有什么主角光环之类的东西附体了。

    当然别人家的主角举世皆敌都是因为人生理念或者善恶观冲突,自己老爸举世都是情敌也是没谁了。

    昆吾并没有接过会议主导权的意思,和大家见面之后就安静下来,他的北方防空司令部比六大战区的级别低半级不是没有原因的——北方防总没有战役的决定权,只能配合其它战区行动。换句话说,如果昆吾想打一架的话,他也只能找别的战区配合,自己是不能单独出击的。而这一次他所以出现在会议室里,是因为吕南仁认识空降两部单兵作战系统,这在联军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印度半岛登陆战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却给联军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参谋本部的研究人员们突然发现罗伯人的后方要比他们从前想象的要空虚得多。在发现了这个情况后,重新组建空降兵部队的设想就又被提了出来。

    在人类的近代军事史上,空降兵部队曾经作为快速反应部队广泛存在,甚至曾经出现过轨道突击队这种终极伞兵部队。

    但是当战争的对像变成机器人之后,空降兵在面对机器人部队时,缺乏重武器和攻坚能力的缺点就暴露无遗,所以很快就被解除了建制。

    对于重新组建空降部队这个提议,昆吾绝对是最欢迎的那个人,因为按照惯例,空降兵部队通常会隶属于空军,很可能会结束北方防空司令部没有地面战斗能力的历史。

    当然在此之前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论证,昆吾从自己的防空司令部跑到西北战区来,就是为了和吕南仁商量这件事的。中部战区已经有了第四十九空中突击师,不可能在把空降兵部队划拨过去。北方战区和边疆区没有这个必要,海上城市更不可能。所以昆吾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只有首都卫戍区和西北战区。

    相比之下,西北战区获得这支新部队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所以昆吾才要专程跑过来争取吕南仁的支持。

    而李易等人的这次行动,就可以当成是一次敌后空降的试验行动,最重要的是,只凭昆吾的本事,也不可能出动到流光和看雪这样的王牌部队帮忙,所以机会难得,由不得他不关心。

    所以当肖处长传答完任务目地后,他就开始相当积极地参与到作战计划的制订当中去了!

    必须承认,昆吾的专业水平足够,很多建议的确很有道理!于是很快,最终的计划就成型了,李易也即将跟着浩南哥重新踏上罗伯人的土地。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y01.com=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