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115章 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作者:誉千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山野间。

    萧云弯弓搭箭,凝目视向那不远处的小鹿。

    弓弦,愈崩愈紧。

    “嗖!”

    转眼间,箭矢离弦而出。

    这一箭,犹如流星般,径直将那小鹿射死在地!

    刹那间,周围将士,疯狂欢呼。

    “千岁!千岁!千岁!!!”

    欢呼声中,刘协呆呆站着。

    恍如一个可怜的孤儿。

    他心里明白的很。

    这些欢呼,是为那萧云!

    他更知道。

    这……是萧云在向他立威!!!

    周围百官中。

    有人惶恐,有人心惊。

    有人兴奋,有人呐喊。

    萧云不动声色扫向周围百官。

    所有人的表现,他全都看在眼里。

    百官的心,依旧在汉,在天子。

    但……

    他会慢慢的,将这些人的心,变成向着他自己的!

    很快,行猎结束。

    全程,刘协面色阴沉。

    众多百官,沉默不语。

    唯有那些跟着萧云打江山的将士们在欢呼。

    当天傍晚,将士们护送着文武百官,回了朝廷。

    在甲士们的“保护”下,刘协也回到了皇宫里。

    众多百官,纷纷摇头叹息离去。

    最终,只留下了萧云手下的那一帮人。

    萧云转头,扫了眼自己身后的那些人。

    周瑜,许褚,典韦,贾诩等等……

    只有一人不在。

    “荀彧去哪了?”萧云皱眉问道。

    闻言,贾诩拱手:“荀令君说他身体有恙,先行回府休息了。”

    萧云眉头微皱,他的眼神凝重了几分。

    看来,必须要想个办法了。

    绝不能让历史里曾经的那一幕再现!

    “许褚。”

    “俺在。”

    萧云将手里的宝雕弓,扔向了许褚,转身离开。

    “送你了。”

    “哈?”

    许褚接过宝雕弓,一脸迷糊。

    “不是,司空啊,这专门给十岁娃娃打造的破弓,软绵绵的,没个鸟用,要他作甚?”

    “那就把他扔了吧。”

    萧云淡然而语,骑着马回往府邸。

    见状,贾诩心神微动,似是明白了什么,一路紧跟萧云。

    唯有那许褚,拿着宝雕弓杵在原地。

    他一脸懵逼的看向了典韦。

    “哎你说,司空这话,到底啥意思啊?”

    典韦绞尽脑汁,想了半天,摇了摇头。

    “俺也不知道。”

    某两个憨憨懵逼对视。

    ……

    另一边。

    公主寝宫里。

    “启禀公主,国舅董承求见。”

    “董承?”

    刘修柳眉微蹙。

    他来这干什么?

    “让他进来吧。”

    “喏。”

    片刻后。

    董承一步步走了进来,向着刘颖弯腰行礼。

    “臣拜见公主。”

    刘颖看向铜镜中的自己,描摹着眼线:声音冷淡“你来此,是为何事?”

    闻言,董承低着头:“今日臣来此,是为求公主除大汉国贼,中兴大汉。”

    刹那间,刘颖脸色骤变,美眸中闪过一丝凝重:

    “还请直言。”

    董承眼底闪过一丝笑意,他缓缓从怀中取出一份衣带:“公主请看。”

    刘颖转身,接过其手中的衣带。

    摊开一看,她顿时花容失色!

    她快速收起了衣带,娇颜苍白一阵。

    见状,董承笑意渐浓。

    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即便,连同天子,他也要玩弄在手里!

    至于衣带诏?

    不过他伪造而已!

    刘颖与刘协并不亲密,她如何能认得这字迹?

    到时候,萧云一死。

    兵权,就是他董承的!

    “公主只需持此带,去见一个人便可。”

    “何……何人?”

    “荀彧。”

    一言,令刘颖瞳孔骤敛:

    “朝廷谁人不知,这荀彧乃萧云心腹……”

    董承摇了摇头,冷笑了一声:“那日河东行猎,萧云部下中,唯有他始终长吁短叹,自行猎后,荀彧便告病不出!”

    “臣料定,此人虽助萧云,但必定心在大汉!”

    “公主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亲手将此诏交到荀彧手里,一切便可水到渠成!”

    刘颖闭上美眸。

    “你……你且退下吧。”

    “喏。”

    直到董承彻底离去,刘颖的娇颜上才流淌一行泪珠。

    到头来,她堂堂大汉公主,却还要做他人的手中刀?

    一道天子旨意压在她的头上,她又该当如何?

    ……

    另一边。

    司空府里。

    萧云坐在案台前,手指轻轻敲在案台上。

    贾诩站在他的面前,不卑不亢。

    “刚刚将士们高呼万岁时,你可留意到,有多少人不高兴?”

    “回禀司空,董承心有不满,不少大臣,也愁眉不展。”

    听到这,萧云眯起眼看向了贾诩:“你唯独漏看了一人。”

    贾诩沉默无言,不做应答。

    萧云淡然而语:“或者说,你是不愿提及此人,生怕会引起内斗,惹火烧身。”

    这一句话,让贾诩手指微颤,他叹息拱手:“司空聪慧,在下佩服。”

    “只是,臣以为,荀彧尽管心在汉,但他绝不会背叛司空。”

    萧云看向贾诩:“此言怎讲?”

    贾诩拱手而言:“荀彧心在汉,但他依旧选择助司空挟天子而令诸侯,他明知这是叛汉之举,却依旧愿意如此行事。”

    “臣以为,荀彧心里早知汉室衰颓,难以扶救,只是他一心逃避而已。”

    “只要司空不做称王称帝之事,他必不会叛。即便司空作了,他也只会辞官不做,与汉一同而死。”

    萧云颔首。

    不亏是贾诩!

    在他的面前,任何人都藏不住心思!

    “臣建议,司空不必提起此事,荀彧自然以后也不会提,如此则甚好。”

    贾诩拱手,继续言道:“荀彧的心结,只怕……无人可结。”

    “不,你错了。”萧云忽然开口,打断了他。

    这话,却让贾诩有些疑惑:“司空此言何意?”

    萧云沉思片刻:

    “我,会让荀彧看清真相。”

    “我更会让他对汉室的忠,变成对我的忠!”

    闻言,贾诩眼神微变。

    他洞悉人心,更知此事难度有多大。

    难道,司空当真能改变一个人的信仰?

    “这……”

    “明日我自会去见荀彧,到时,自有分晓。”

    “喏。”

    ……

    翌日。

    “哒哒哒!”

    萧云骑着乌骓,独自一人来到了荀府。

    门口下人见了他,立刻拱手行礼,态度很是恭敬。

    “见过司空。”

    “文若病情如何了?”

    “回禀司空,令君始终卧榻不起。”

    闻言,萧云笑了。

    只怕。

    荀令君的病,是心病吧?

    他迈开脚步,走了进去。

    下人完全不敢阻拦,只得让开路来。

    可……

    萧云刚进去没多久,又一辆马车驶来,停在了府邸门口。

    “万年公主驾到!”

    马车前方,正是几个皇宫太监。

    那太监一点点拉开了马车帘子,恭迎着里面的人。

    一位绝美女子,渐渐走出马车。

    大汉万年公主,刘颖。

    她双手紧握在一起,袖间,正藏着那一封衣带诏!

    听了公主了名号,下人又是连忙再度行礼。

    “拜见公主。”

    “令君可在府里?”

    “是……只是,司空刚刚进去,似乎有要事与令君商讨。”

    “司空?”

    刘颖柳眉微蹙。

    他来这,又是为何?

    她美眸微转,总觉得事情不妙。

    倘若,荀彧与那萧云解了矛盾,她再依那董承之计行事,岂不是自寻死路?

    想着,刘颖抬起头,俯视那下人,声音冷艳:

    “本宫奉陛下圣旨,有要事与令君商议,你等怎敢阻拦?”

    闻言,那下人惶惶让开路:

    “公主请进,是小的唐突了……”

    刘颖方才曼步而入。

    走入府邸后,她有意放轻了步伐,渐渐入内。

    随后,那谈话声音,逐渐传来。

    “文若,你可是受了风寒?”

    听到这,刘颖悄然躲在门一侧,偷瞄向了房间里的场景。

    只见。

    卧室内。

    荀彧躺在塌上,面色凝重。

    而萧云,则坐在一侧。

    “令君所患之病,只怕是心病吧?”

    荀彧自嘲般一笑:

    “司空既知,何必再来问于在下?”

    萧云并未作答,而是缓缓说道:

    “文若,我且问你,你食的,可是汉禄?”

    荀彧脸色微变。

    他想起昨日之事。

    河东行猎,年方十岁的大汉天子,弯弓射箭,却连二十步距离都没能射出去。

    当萧云一箭射穿小鹿时,所有将士却高呼万岁!

    “我荀家,世世代代皆食汉禄而生。”

    荀彧态度决绝:“现在如此,今后同样如此,至死方休!”

    萧云笑了:

    “我且问你,汉禄从何而来?”

    “可是这些百姓所交于大汉之禄?”

    荀彧眉头微皱:

    “司空还请直言。”

    萧云背手而立:

    “你所食之汉禄,都是百姓一点一滴种出来的!”

    “倘若没有他们,何来汉禄?”

    荀彧脸色凝重起来:“即便如此,那这天下,也是大汉的天下!”

    “汉鼎盛,而民富足,天下得以安康!!”

    萧云转过头,笑看向了荀彧。

    那眼神,怜悯又夹杂几分可悲。

    “你认为,这天下,是大汉的天下?”

    “那司空以为,这是谁的天下?”荀彧反讽起来:“还是说,你以为,这天下是你萧司空的天下吗?”

    萧云摇了摇头。

    良久沉默过后,他长长叹息。

    “这天下,是百姓的。”

    一言,却让荀彧瞳孔骤敛。

    他看向萧云的目光,愈加复杂起来。

    “请司空直言。”

    “我且问你,黄巾之乱,因何而起?”

    “因那张角三兄弟而起。”

    萧云眼神愈加深邃:

    “黄巾之乱,并非是因那张角三兄弟而起,而是因那桓灵帝而起。”

    “若非他们无能,天下怎会动荡,百姓怎会易子相食?又怎会拿起农具,冒死与官府相抗衡?”

    “或者说……是你心里引以为傲的大汉,把那些百姓逼得走投无路,只能以死相争!”

    “即便一个张角死了,还有千千万万个张角站起来。”

    “否则,为何黄巾贼年年复起而战?”

    几番话语下来,却让荀彧不知如何应答。

    是啊。

    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只剩下造反这一条路能选择。

    否则,谁会愿意去行那造反之事?

    萧云冷声言道:

    “你刚才言,大汉鼎盛,天下得以安康,百姓得以丰衣足食。”

    “只可惜,你错了。是百姓能得以丰衣足食,这天下,才能安康,大汉方得鼎盛!是百姓,成全的大汉,不是大汉成全的百姓!!”

    “谁能让百姓丰衣足食,谁就是天下!”

    “我们这些当官的,心里念的,应是百姓。”

    言罢,萧云转过身,缓缓离去。

    唯有荀彧僵在了原地,双眼失神。

    天下,是谁的天下?

    他在动摇。

    是汉的吗?

    还是……

    百姓的?

    与此同时。

    门外。

    刘颖玉手捂着红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一番话语,震撼到了她的心里!

    倘若……桓帝灵帝都知晓其中道理,大汉如何能走到如今?

    刘颖眼神失意。

    她只以为,萧云玩弄权谋手段,堪称一代枭雄!

    可直至今日,她才知道……

    此人心里,装的不只是阴谋诡术,而是这天下,这百姓!!

    她的心里,更生敬意,偷瞄向萧云的目光中,更带起了几分复杂。

    房间里。

    萧云微微叹息:

    “我可以将所有权力和兵力都交还给陛下。即便他拥有了这一切又如何?”

    “曹操,袁绍,袁耀等等,多少诸侯虎视眈眈。”

    “天子才不过十岁,他能平这天下吗?敢问如今朝堂上,谁能平这天下?”

    “你须知,天下,并非是这所谓的大汉。”

    “夏商周秦,朝代更迭,自古而有之。但……却唯有一点亘古不变——”

    “谁能让百姓吃得饱饭,谁能让这乱世太平,谁就是天下!”

    荀彧呆住了。

    他的手在发抖。

    是啊,他何尝不知道这些?

    只是到头来,他都是在自欺欺人罢了!

    他闭上眼。

    一行苦涩的泪,沿着脸畔流淌而下。

    门外。

    刘颖久久没能缓过神来。

    连同那双玉手,都落了下来。

    是啊。

    正如萧云所说。

    朝代更迭,自古有之。

    谁能平定乱世,谁能让百姓吃得饱饭,谁就是天下!

    那……如今偌大九州之上,到底,谁才是这天下?

    或许,只有这萧云了!

    即便她助天子,害死了萧云又如何?

    长安,只会动乱。

    天下苍生,只会更加生灵涂炭!

    想到这,她愈加攥紧了手中的那一封衣带诏,娇颜上更显几分决绝。

    她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可这时,她忽然发现,房间里的萧云已然起身。

    “我会给你几天休息时间,我希望,你考虑清楚自己心里的答案,再来找我。”

    言落,他转过身,向着门外离去。

    看到萧云转身,刘颖心跳不自觉加快。

    糟了……

    刘颖惶惶躲到了另一侧墙角,屏住了呼吸。

    她的心跳越来越快,胸脯一颤一颤。

    那双白皙玉手,更是捂在樱桃小嘴上,生怕自己发出什么声响。

    “咚咚咚!”

    脚步声渐渐传来。

    直到离她最近的位置,脚步声彻底停住!

    刘颖瞳孔骤敛。

    他,他不会发现自己了?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huyuan.net=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