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一百六十七章 这个数字才是对的

作者:小耳朵是只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话音落地!

    全场再次鸦雀无声!

    老李、老刘、老吴三个人则是面面相觑,若有所思、

    就连朱元璋也沉默下来。

    唯独朱棣跟蓝玉以及常茂,一脸问号的看着对方的脸。

    你们听明白了吗?

    方先生到底说了个啥?

    见对方也是一脸问号,他们又看向其余人。

    “老舅,方先生到底说了啥啊?”

    常茂率先忍不住,看向了自己的老舅,这个他最钦佩的人,问了起来。

    听到常茂问自己如此深奥的问题。

    蓝玉想都没想,只回了一个字。

    “滚!”

    你小子真是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老子要是知道还用得着装深沉玩沉默是金?

    你小子这时候问老子,老子咋回答你?

    老子要是实话实说不知道,那岂不是丢人丢大了?

    几乎在蓝玉话音落地的一瞬间,朱棣也看向了自己的老大朱标。

    “恩人,恕我浅薄,还望恩人解惑。”

    朱棣还没来得及开口,朱标就赶紧看向方世玉,忍不住问了起来。

    老刘、老李、老吴三人见朱标先问,顿时都不由得松了口气。

    还好!

    太子殿下先问了!

    俺们这么大年纪,还身处这个位置,除了装深沉玩沉默是金,还真拉不下这张老脸来问啊!

    方世玉缓缓看了看这群人的表情,显而易见,没一个人知道他话里的含义。

    干脆直接站了起来,走到墙边。

    吴元年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识趣的递上了笔。

    “我之所以说也对也不对,是因为这个贪污的金额,仅从账面来看,数字是没错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真的就有如此巨额的粮草被这些人中饱私囊了。”

    方世玉一边解释,一边在墙上写下了两千四百万这个数字,随后又画上一个圈,在圈外面画上一个问号。

    越看越像一个教书先生。

    “恩人何出此言?”

    朱标仍旧是第一个发问,一边问还一边掏出小本本来,准备随时做好笔记。

    “很简单。”

    “咱大明锦衣卫提骑四出,何况兼职的检校更是数不胜数。”

    “加上《大明诰》明文规定,民可以拿官,尤其是贪官,任何人不得阻挡。”

    “在这一些列严密的政策跟监视之下,如此巨大的贪污金额,怎么可能会发生呢?”

    “哪怕就算是郭桓是贪污首犯,全家老小一起贪污,但他们一家子才多少人口?”

    “这些粮草,就算是十代,怕是都吃不完!”

    “他们完全没必要搞这么多啊!”

    方世玉并未直接解释,而是反向反问。

    “没错,方公子,那你说这是为啥啊?”

    此时,就连朱元璋也纳闷起来了。

    整个大明,谁不知道朕对待贪官污吏,向来都是砍就完事了?

    何况自己在朝廷上下,还安插了那么多眼线!

    甚至就连黎明百姓都是朕的眼线!

    别说数千万了,你就是贪个几十那都会立即被发觉。

    “老祝头,这其实也不是什么难题,主要是统计的时候,所用的计量单位不统一导致的问题。”

    方世玉一边说着,一边在墙上写下了计量单位四个大字。

    “方小子,啥叫计量单位?”

    方世玉刚写完,刘伯温就忍不住问了起来。

    哎!

    老夫这大明第一智囊的头衔让出去也算是合情合理,不冤啊!

    这小子,时不时就给你整个新词出来,这谁顶得住啊?

    “计量单位是指根据约定定义和采用的标量,任何其他同类量可与其比较使两个量之比用一个数表示。计量单位具有根据约定赋予的名称和符号。”

    “计量单位是指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各种物理量都有它们的量度单位,并以选定的物质在规定条件显示的数量作为基本量度单位的标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学科中,基本量的选择可以不同。”

    “具体点,那就是比如距离的计量单位用的是里数,重量的计量单位用的是斤数,马的计量单位用的是匹数,狗的计量单位用的是条数等等等等。”

    “这个里、斤、匹、条也就是所谓的量词。”

    方世玉仔仔细细的解释起来。

    “但是这跟郭桓贪污案有啥联系啊?”

    吴琳虽然听明白了,但还是忍不住问到。

    这两件事好像压根就没关系,这小子怕不是在忽悠咱们吧?

    “没关系?”

    “这关系可大了去了!”

    “咱大明就是因为在财富上没有统一的计量单位,才会导致出现这么大的问题。”

    方世玉叹了口气。

    洪武时期,重金属极度匮乏,因此在明朝中后期,使用白银作为财富的计量法,此时压根就行不通。

    民间虽然流通的铜钱,但那只限于数额较小的交易。

    一旦涉及到巨额的交易,或者国税这种天文数字一般的数额时,那就更不行了。

    原本的大明宝钞,倒是还可以用一下,可惜的是,洪武大帝农民出身,别的本事都很厉害,唯独这经济学实在是一窍不通,大量印发,导致泛滥,其市场价值更是极其不稳定。

    别说民间了,就连官府都不愿意用这玩意当作计量单位。

    最后实在没办法,发现还是只能用粮食作为计量单位。

    所谓是民以食为天,谁都绕不过粮食这道坎。

    因此只有粮食的价值,是最为稳定的。

    因此大明的国税,收上来的甭管是什么,最后都会换算成多少多少石粮食,来作为计量单位。

    即便是官员们的工资,都是按照粮食来作为计量单位发放的。

    “这有何不妥啊?”

    “能记清楚不就行了?”

    朱元璋一脸不服的问到。

    这小王八蛋是故意的吧!

    隔三岔五就要把朕滥发宝钞这事拿出来编排一遍!

    你个小王八蛋,真以为朕不敢揍你啊!

    等朕的玉米收成了,到时候看你还拿不拿宝钞说事!

    朱棣这小兔崽子也是欠揍!

    老子让你滚去北平种玉米!

    你非不听!

    这下好了,被明教余孽刺杀侥幸没死就算了!

    现在还害的老子被方世玉这小王八蛋怼!

    真是不孝!

    一念及此,朱元璋再次狠狠的瞪了一眼朱棣!

    朱棣浑身一抖,一脸问号!

    俺又干啥了?

    老爹为啥一直瞪俺啊?

    “不妥?太不妥了!”

    “你们好好看看,这次郭桓案中被涉及的都是什么人?”

    “十之八九那都是文官,文官生来就带着一股子酸儒气息,就连贪污都要附庸风雅一番!”

    “因此这贪污的并非都是粮草,也可能是古玩字画,珠宝首饰一类的东西。”

    “这种东西又风雅又值钱,还方便携带,简直就是贪污的首选啊!”

    “朝着衣服里面一塞,轻而易举就能带回去了。”

    “你要是不脱光了检查,锦衣卫也发现不了啊!”

    “就拿玉石来说吧,一块巴掌大的玉石,那价值可能就高达数十万石粮草了。”

    “这个时候,若是负责写口供的刀笔吏偷个懒,压根就不写玉石,直接写个二十万石粮草呢?”

    “不知道内情的人,能看到的,不就成了这个贪官贪污了二十万石粮草吗?”

    “要是非要较真追查到底,最后发现压根就没一丁点粮草,只不过是一块玉石罢了。”

    “这虽然只是举个例子,但这种事情,我保证,一定有,而且很多!”

    “那些底层的小吏暂且不谈,郭桓这一类的大官,所贪污的绝对都是以这一类的古玩字画、珠宝首饰为主!”

    “因此我才说丢也不对,实际数字确实有可能是两千四百万,但这其中粮草的数量,一定远远没有这么多。”

    “一切都是因为大明的计量单位没有统一,才会让这个数字看起来如此惊心动魄,才会让陛下误以为郭桓一案中被贪污的粮草高达两千多万石。”

    “实际上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方世玉一脸淡定的解释着,这要是不说清楚,到时候他们去找朱元璋要丹书铁券,解释不清楚,自己可是也要受牵连的。

    “原来如此!”

    “我悟了!”

    “我也悟了!”

    “俺也明白了!”

    “难怪这段时间,满大街的锦衣卫,四处抄家,可是粮草却压根就没找到多少。”

    “方小子说的没错啊!俺们前几天去辽东打仗连个零头都没用上,这些贪官哪能贪污这么多粮草?”

    ......

    方世玉话音落地,众人顿时纷纷幡然醒悟。

    那个困惑他们好几天的谜团,也终于缓缓解开了!

    尤其书最近锦衣卫抄家得来的赃物,跟实际数字,压根就完全对不上号!

    老李、老刘以及老吴,那更是一脸严肃认真,保证自己核算的数字,是不可能出错的。

    但蒋瓛带着小弟,都快把郭桓家翻了个底朝天了。

    别说这抄出来的东西远远不够,就是连零头都不够啊!

    此时的郭桓案主谋们,已经被锦衣卫折腾的只有进的气,没了出的气,之所以没弄死,就是为了追查这粮草的去向!

    因此三法司也好,锦衣卫也罢,大家都被这件案子搞得有些上头。

    上面说是两千多万,他们压根就追缴不到那么多,一群人愣是没想到原来都是计量单位惹的祸。

    当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要不是方世玉今天解释清楚了,怕是他们还想不通。

    此时解释完了,朱元璋也终于松了口气。

    在朱元璋心里,一切都以务实为主!

    文人墨客喜欢的那些玩意,在他眼里那都是垃圾!

    又不能御寒,又不能抗饿的,屁用没有!

    蓝玉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此番作为主帅,一回到金陵,就得到了陛下的两块丹书铁券,因此自己在武将圈里,那真可谓是人气一路高涨啊!

    郭桓一案,被牵连的武官也有不少。

    因此很多人也求情求到了蓝玉这里。

    蓝玉虽然在政治上没啥脑子,但也知道,这件案子他不能参合。

    当然只能学老李他们那一套,来了个闭门谢客。

    此时件方世玉说他们贪污的不一定都是粮草。

    既然如此,那就还有转圈的余地了!

    破石头破字画瓶瓶罐罐啥的,那还叫个事吗?

    自己看样子是有机会跟陛下说说好话,求个情啥的。

    蓝玉压根就没意识到,这次辽东战事,他之所以能活着回来,完全是因为方世玉救了他一命!

    历史虽然会提前,却还没有改变轨迹,攻打自己人城门这种事情,若是没有朱文正在,蓝玉也的确会上演!

    论作死,蓝玉敢说自己第二,大明估计没人敢说自己第一了。

    “恩人,那你可曾算的,咱大明到底损失有多大啊?”

    朱标写完了,再次抬起头来,一脸诚恳的请教到。

    话音落地,众人也都止住了议论声,纷纷看向了方世玉。

    “虽然仅仅粮草没有那么多,但这个比例依然很高!”

    “粮草约一千五百余万石,剩余九百余万石,则为古玩字画珠宝玉石一类。”

    “以郭桓为首的户部官员,共计贪污约为八百余万石。”

    “但这群人主要贪污的都是古玩字画珠宝玉石一类,实际上粮草的占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方世玉缓缓回到。

    朱紫怡一脸崇拜。

    这个结果,那自己也有一份功劳!

    他们几个人,可是在方世玉的教导下,算了好些日子,才算完的。

    不可能有错。

    朱棣也是一脸的得瑟,虽然教导了好几天,朱棣也没学会记账法,但这些日子的茶水可都是他一个人承包的,那也算是没有功劳有苦劳不是!

    这可是有机会留名青史的,说不定他朱棣也可以在历史上因为这件事,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看来要多跟先生混了!

    去北平砍鞑子啥的可以往后稍稍!

    “郭桓户部为首的人就贪了八百余万?”

    “当真是狗胆包天!”

    “活腻歪了!”

    ......

    方世玉这番话,不仅没能让众人轻松。

    反而让老李、老刘跟老吴,原本松懈的情绪,再次沉重起来。

    虽然这个数字跟之前比起来,少了好几百万的粮草损失,但依旧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而且剩下的并非是少了,只不过是换成了别的东西被贪污了!

    不管是什么,那都应该属于大明国库啊!

    以陛下对贪官污吏的憎恨,这群人那依旧是一个也别想活命了。

    尤其是郭桓,竟然能贪污如此之巨的赃款!

    怕是要被夷三族了!

    陛下若是怒火更旺,说不定诛九族都是有可能的!

    这郭桓!

    还真是狗胆包天啊!

    朱元璋此时已经气的浑身发抖,就连表情,都变得狰狞起来了。

    一股杀气,瞬间喷薄而出。

    这群蛀虫!

    朕如此严防,都没能阻止他们狗胆包天,犯下如此大罪!

    连朕的银子都敢贪?

    那朕就把你们全都砍了!

    朕就不信!

    是你们的脑袋多!

    还是朕的刀多!

    朕誓要杀尽这全天下所有的贪官污吏!

    所有!

    一个不留!

    “方公子,老夫见你把郭桓为首的户部贪污数额单独说出来了。”

    “莫非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不成?这些贪官污吏并非一伙的?”

    刘伯温害怕朱元璋此时暴走,赶紧把话题拉了回来,皱眉问到。

    “没错!”

    “他们确实不是一伙的。”

    “这就是我说郭桓他贪了,但是又没完全贪的原因了。”

    “这起贪污案中,郭桓贪污的数额为八百余万,这一点是没错的。”

    “但剩下的,就是别的贪官贪的了。”

    方世玉淡淡回到。

    “你咋知道的?”

    蓝玉一脸问号的问到。

    十几年的国税账单,别说清算了,俺就是看一眼都头皮发麻啊!

    方小子竟然还能分辨出来,谁贪了多少!

    难道是故意装深沉?

    “因为他们贪污的手段,完全不同!”

    “稍微有点脑子,就能看得出来了。”

    方世玉淡淡回到。

    但此话落在朱元璋等人耳中,却是无异于惊天巨雷!

    贪污手段能从账本中看出来?

    这小子有这么厉害吗?

    。牛牛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huyuan.net=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