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 41 章

作者:寻云者不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北方的雪季来得早,很快,第一片雪花在一个安静的冬夜造访了康城。

    林以正坐在窗边,执笔写着给友人的信件,忽而听到簌簌的落雪声,感慨地叹了一口气。

    他之前还在泉宁时,偶尔也能与好友们把酒畅谈,时常惋惜自己命途多舛,明明是满腹才华,却落得个雪落花销的下场。

    思及此,他挥墨落笔,洋洋洒洒作起一首五言。

    前两句的内容是借景,第三句由景及人,他都写得十分顺畅。

    到了最后一句,本应是点睛之笔,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寒意,但林以却迟迟下不了笔。

    盖因从前几天开始,北安王府中烧起了火炕和地龙,林以作为三个孩子的夫子,待遇自然是不差。此时窗外虽然落起了雪花,可偏偏林以屋中十分温暖,配上王府中特意为他准备的松柏熏香,闭上眼睛,俨然能让人升起置身于夏初时分的错觉。

    林以胸中那股悲情始终酝酿不到位,最后一句迟迟无法书就。

    房门突然被敲响,林以干脆放下了笔,回应了声“进来。”

    书童林简抱着满满一叠书,放到了林以旁边的案几上。

    他正要禀告这些书的来历,突然看到半敞开的窗户,连忙上前,先将那条缝隙掩住“少爷,外面落雪了,这窗还是关上好。”

    林以皱了皱眉“无碍,屋中也不冷。”

    林简听到这一句,开心地点了点头“王府当真不是普通人家能比的,咱们之前在泉宁,冬夜里都没有这样暖和呢。”

    林以有些不耐烦听他说这些,指着那叠书询问道“这是什么”

    “啊,是瑞公子那边送来的。”林简连忙解释“前几日,少爷不是忧虑着要找时间抄几本书送给陈公子他们吗当时瑞公子将书要去了,说是能帮您解决。”

    “嗯,我记得。”林以点点头,走到了那叠书旁边。

    他有些不可置信地皱起眉头“这才几日,就抄好了”

    “王府财大气粗。”书童笑了笑缓解气氛,“想来是找了好些人,一起抄出来的。”

    “那般糊弄,怎么可能赶出些好东西。”林以取过最上面的一本书,随意翻了翻,见是自己的笔迹,以为是自己之前送过去的原本,便毫不在意地往旁边一放。

    他取过第二本捏在手上“这些书,我是准备复刻来送友人的,若是随意糊弄,倒不知道送出去后,是维情还是结仇了。”

    林简缩了缩脖子,又道“这少爷莫急。如今还是十月,时间尚早,若您不满意,这两日我和林分再找时间,将书重抄出来便是。”

    林以点点头,“嗯”了一声。

    回话间,他翻开手中的第二本书,准备看看这赶工的质量。

    书页一翻开,他陡然发现,这一本书上的字,依旧是自己的笔迹。

    他有些疑心自己之前看错了,皱着眉头将之前被放在一边的第一本书又摊开。

    橘黄色的烛光下,两本摊开的书隐隐泛出些墨香,与屋内的松柏香气奇异地融合在一起,十分好闻。

    林简见状,有些好奇地凑上前去“少爷怎么了”

    那边,林以已经震惊地瞪大了眼睛。

    他突然想到什么,伸手取过第三本书,反复比较起来。

    这时候林以才发现,这些书纸张都很新,绝对不是那本他翻阅过多次,还不小心洒上过墨点污渍的原本。

    他抬头看着自己的书童,惊疑不定地询问道“我们送过去的原本呢”

    林简闻言,立刻从自己怀中掏出一本旧书“哎,看我这笨脑子。少爷,原本我揣在怀里呢。”

    他将书递过去“这一叠都是瑞公子那边新抄的,原本我另外拿开了。”

    林以接过原本,熟悉的触感令他第一时间确认了这本书的真伪。

    接着,他将原本也摊开,放到了那些新书旁边。

    一时间,他有些呆愣。

    半晌后,林以回过神来,招手唤来书童“林简,你过来看看。”

    林简原本一直站在几步开外,不敢打扰他,闻言这才上前,道“少爷怎么了这些书有问题吗”

    “你看看。”林以指着案几上摊开的书,“这这不是我的笔迹吗”

    书法是当代文人引以为傲的本事,毕竟在这个做点什么都要先发手写拜帖的时代,主人家的亲笔字就是留给结交对象的第一印象。

    林以当年名震盛朝上下,靠的不仅仅是才华,也有他那一手横竖巍如山岳,弯钩悬若玉盘的书法的功劳。

    此次他想要趁着年节送给友人的书,就是自己当年在书院一字一字抄下来的经史孤本。

    林简凑上前,待看清新书上的笔迹时,也直接呆愣住了。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突然猜测道“少爷,我听闻这世上有人能随意仿出别人的字迹难道王府竟找了这样的人来为少爷抄书”

    林以摇摇头“不对。”

    他将两本新书翻到同一页。

    “你看,如果是抄下来的,即使笔迹出自同一个人,同样的字也会有微小的差别,更别说字在纸上的位置了。”

    他指着两本书上一模一样的“之乎者也”四个字“可你看,这些书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说完,他又去取新的一本,翻到了同样的位置。

    果然,确认了本之后,他终于承认道“这些书完,完全是一模一样的这这是如何做到”

    与他的原本相比,戚瑞送来的这些书不仅看着新,没有什么墨点污渍,而且还帮着删改掉了他之前抄写和注释过程中划掉的错字。

    这样品质的藏书,送到他友人们手中,当真是十足有面子了。

    林简作为一个书童,见识十分有限,林以想不透的问题,他自然也琢磨不出来。

    于是他只能询问道“少爷那这些书还留下吗”

    林以想不出个所以然,索性点了点头吩咐道“先放着吧,我后日上课时,自己问问戚瑞便是。”

    “嗯。”林简闻言,安心地点了点头,“少爷,天色不早了,您还是早些休息吧。”

    林以摆了摆手,回到书案面前,道“嗯,我有分寸,你先下去吧。我待会就歇息。”

    林简闻言,道了声“是”,随即便开门离去。

    门“吱呀”一声又被关上,带起的微风嬉弄得案上的烛光连跳了好几下。

    等到烛火安稳下来,林以的目光又回到自己写了大半的那首五言诗上。

    辽州的风雪比泉宁更加严寒,自己因为遭受迫害背井离乡,来到此处谋生计,就像风雪摧残下的枯树

    林以提起笔,踟蹰了一阵,终于落下最后一句

    “幸得温炕生。”

    几日后。

    接连下了好几日的小雪,为康城铺上了一地绒装。好不容易挨到放晴的时刻,几个孩子穿戴上早就准备好的羊绒衫,扑到雪地中撒欢。

    曹觅跟着他们出来透气,被几人逗得玩性大发。

    隔着羊绒手套,她团起一个雪球,发现并不寒冷,便准备招呼三个孩子一起过来堆个雪人。一回头,却被一个小雪球砸个正着。

    待到她扑落面上的雪花,只听到三个孩子的笑声,也分辨不出那雪球是谁砸的了。

    曹觅下意识看向最稳重的戚瑞,用疑惑的目光向他询问。

    老大戚瑞难得有兴致,大概也是这几天被憋得狠了,红着脸不仅没有回应曹觅的疑问,反而弯腰也团起了一个雪球。

    很快,北安王妃忘记了自己端庄的模样,和三个孩子在院中嬉闹了起来。

    尽管不断暗示着自己对手太弱,需要放水,但是两刻之后,曹觅还是把老二戚安压在了雪地上。

    戚瑞试图营救自己的队友,但却顾忌着不敢上前。

    老三戚然边高呼着没有人能听懂的语言,边不断朝曹觅这边丢雪球。但他从来只能帮倒忙,五个里有三个砸到了地上,另外两个都招呼到了戚安身上。

    戚安终于忍不住了,在又挨了一下之后,没有管压制住他的曹觅,反而愤愤地对着自己弟弟喊道“你别扔了你到底是哪一边的都砸到我脸上了”

    戚然一愣,一张小胖脸憋得通红,闻言蹭蹭地跑到戚瑞那边躲着了。

    曹觅压着戚安威胁道“哼,我抓到你了,你要不要投降”

    “我不投降”戚安很有骨气地喊道。

    他尝试着挣了挣,但在悬殊的体型压制下,半点都动弹不得。

    “那你告诉我,刚刚第一个偷袭我的,是不是你”曹觅又问。

    机灵鬼戚安思考着自救的办法,与她商量道“我告诉你,你就,放了我”

    曹觅“啧啧”两声“这不是太便宜你了吗”

    戚安嘟着嘴,又道“那你要怎么样”

    他想起几天前的是情感,商量道“我,我可以再亲你一口。”

    曹觅摸着下巴,佯装着考虑谈判条件,老大戚瑞趁着这段时间绕到了她身后。

    她干脆一翻身,装作被戚瑞吸引的模样,放开了对戚安的压制。

    终于,三兄弟在她的放水之下,得以全身而退。

    逃脱后的戚安尾巴翘得老高,洋洋得意地冲她喊道“兵不厌诈。”

    曹觅团了一个小雪球,直接砸了过去。

    母子四人在院中玩了一会,东篱突然进来,对着曹觅说道“王妃,秦夫人到访,奴婢已经将她接到了厅中,王妃是否要接见”

    “秦夫人”曹觅回忆了一下,“这几日我们与秦家没什么往来啊,她来做什么”

    “奴婢不知。”东篱诚实回答。

    “嗯。”曹觅整理了一下装束,“让陈嬷嬷他们过来,带三个小公子回屋去吧。秦夫人那边你好生招待着,我去换件衣服,马上过去。”

    东篱行了个礼“是。”

    很快,又恢复端庄模样的曹觅来到前厅,看见了正在喝茶的秦夫人。

    她见曹觅进来,连忙起身行了个礼“王妃万福。”

    曹觅冲她笑了笑“雪才刚停,秦夫人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秦夫人有些尴尬地回了一个笑脸。

    她东拉西扯了些家常,才终于询问道“王妃不知道上次那些造火火炕的工匠现在在何处我,我欲请他们到府中,再修建两处院落。”

    “火炕”曹觅有些奇怪“当时不是都完工了吗”

    “嗯。”秦夫人解释道“当时遗漏了两处,所以需要再请工匠们过去看看。”

    “原来是这样。”曹觅了然地点点头。

    她看似认同了秦夫人这番说辞,心中却知道事实是另一种模样。

    当时,这个秦夫人不过是表面上恭维她,其实打心眼里根本不相信什么火炕地龙。

    当时到秦家去的工匠回来之后告诉她,秦府的管事只让他们弄了几处偏院和下人的地方,至于主院这些地方,是进都不让他们进去。

    当时她与秦夫人谈起火炕时还是夏末,天气燥热的时候与人推荐火炕这种东西,曹觅当时过后一想,也觉得自己是有些犯傻。

    最后能把东西推销出去,靠的根本不是她的口才,而是她的地位

    所以,听到工匠带回的信息,曹觅也不算惊讶毕竟人家愿意掏钱,都算给她面子了。

    这几天落雪,她虽然没有外出,但对于外面的消息还算是了解。

    秦夫人当时以施工为借口,将府上几个妾室都打发了出去,如今入了冬,几位妾室终于又回来了。

    原本应该淡忘了她们的秦大人,居然因为主屋冰寒,而几个妾室屋中温暖如春,而日日流连于偏院。

    发觉此事的秦夫人直接呆愣在当场。

    但她对外塑造的是大气主母的形象,也不好对着几个偏院做什么,只能生吞了这口闷气。

    待到今日天晴,就直接上王府来求助曹觅。

    “是。”秦夫人笑了笑,又问“不知他们如今是否方便”

    “这恐怕”曹觅苦恼地摇了摇头,据实相告道“要等到明年开春了。”

    “啊”秦夫人微蹙着眉。

    她不解道“秋收已过,按着以往,如今不正是清闲的时候吗”

    曹觅只得想了个委婉地理由,解释道“冬日里冻土坚硬,不好施工。而且那些人如今另有要事,并不在康城中。”

    其实秦夫人说的没错,秋收都过了,如今容广山庄中没有什么农事,该是最清闲的时候才是。

    但是曹觅怎么可能白白浪费掉这些人力呢

    落雪之前,张氏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将第一批羊毛运送了过来。如今山庄中一部分人就在处理这些羊毛。

    刘格将纺毛线的工具和流程都带了过去,这第一批羊毛将在这个月里,变成一套套保暖性十足的羊毛衫。

    而另外一些流民男子,则正在北寺的指导下,准备着来年开春的农肥。

    今年风调雨顺,容广山庄收上来满满一仓的粮食,这在那些流民看来,已经是老天的恩赐了。

    但曹觅却并不满意。

    见识过现代农田动辄上千斤的产量之后,她很难对亩产只有两三百斤的麦田产生什么欢喜的情绪。

    秋收过后,曹觅很是反思了一番,之后定下了来年要攻克的产量难关农肥。

    当初北安王府一行来到康城已经是春末,播种更是等到了夏初的时节,种子能种下去就不错了,肥力之类的增产措施根本就跟不上。

    这个时代的农人虽然已经有了施肥的概念,但是对农肥的处理手段十分粗糙。

    于是趁着这个冬天,曹觅对着北寺那边吩咐了相关的安排,让他们趁着这个冬天,好好安排腐熟农家肥的事宜。

    所以,并不是她故意不想帮秦夫人的忙,而是如今容广山庄中真的抽不出人手,来弄修建火炕这种小事。

    秦夫人闻言,有些苦恼地低下了头。

    曹觅都已经这么说了,她也不敢多说什么,于是便道“原来如此,那真是遗憾”

    曹觅笑了笑,道“不过妇人应当也不急吧当时大半个秦府都修建好了火炕和地龙,总过这段时日,能过个暖冬。

    “至于其他的,等等便等等吧。”

    秦夫人打不定曹觅此番是不是在嘲讽她,但仍旧僵着脸点头回应“王妃说得对。”

    曹觅笑得十足温柔,转头又问“那等到明年,泥瓦匠们回来了,再让他们过去秦府”

    秦夫人笑着点了点头“嗯,正是。多谢王妃。”

    曹觅摇了摇头,客气道“哪里需要说这种话”

    秦夫人走了之后,几日间,陆陆续续又有其他世家上门。

    他们大都提起火炕的事情,但曹觅都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

    冬日里的容广山庄正如曹觅所言,并不闲适。

    张氏带来的羊毛已经开始处理了,山庄中一处开阔的院落内,有人正忙住煮羊毛,有人则将一捆捆羊毛铺开来晾晒。

    在院中的厢房内,一群流民女子戳着两条棒针,正在织着毛衣。

    往年妇女在冬日中劳作时,因为要露出双手,不一会儿,双手就会变得通红,情况恶劣一点的,手上还会长出又痒又痛的冻疮。

    可是容广山庄的妇女们却全然没有这些困扰。

    屋中的炕烧得火热,她们甚至只穿着春秋时的衣服,便感觉十足温暖。

    妇人们手上不停,边工作边闲聊道“哎,这日子过得真叫人不敢置信往年的冬天里哪里能这样舒坦”

    众人纷纷应和,又有人开腔道“可不是。而且啊,我听上面的管事说,这些羊毛衫织出来,咱们大家都有份。先供给外面干活的那些男人,之后就能轮到我们了。”

    “确实该先供给他们”坐在靠门处的妇人说道“哎,这么冷的天,他们还要在外面受寒呢,可比不上我们,还能坐在炕上。”

    “嗯。第一批不是已经送出去了吗”有人询问道“怎么我看外面的那些人,都没穿上呢”

    “还轮不上他们呢。”有那消息灵通的回答道“北寺管事正带着人在山庄西面的一处地方挖坑,说是要弄肥料呢

    “那些人辛苦,所以前几天做出来的衣服,都先紧着他们那边去了。”

    “你怎么知道”有人疑惑道。

    “我家那就在那边啊。”那妇人大方承认道“前几日东西都送到我们屋头了,我能不知道”

    众位妇人这才点点头。

    她们口中的北寺管事,此时正带着一群男子,在一处平地上挖着一个大坑。

    落雪之前,曹觅让刘格给他们送来了几种沤肥的方法,北寺此时正带着人在尝试修建她信中提到的“沼气池”。

    沼气池的建造其实并不难,只需要挖好沼气坑,让粪料在无氧的密闭条件下,进行自然发酵。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难闻气体,就被称为“沼气”。

    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用来燃烧,在曹觅父母那一辈,还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资源。

    也是后来科技发达之后,各种便利和利用效率更高的资源相继出现,中国大地上才慢慢淘汰掉了这种东西。

    曹觅的母亲当年就在他们村中的沼气池中工作过,经常跟曹觅讲起自己那段时间的艰辛,所以曹觅对于沼气池的建造也有印象。

    不过如今的科技条件还十分低下,曹觅对于能不能利用沼气还无法确定。于是她便打着小心尝试一下的主意,让北寺他们先挖几个坑看看。

    将来若是失败了,只需要小心些,别弄出什么爆炸之类的事故,将沼气放了,只利用池中的“臭土”来施肥也是一桩好事。

    把面前的大坑挖好,北寺正准备招呼众人歇一歇,突然看到一个守门的小厮从远处赶来。

    他吩咐众人先休息一阵,迎了上去,才知道山庄门口来了一个陌生人,点名要找他。

    北寺想了想,吩咐手下的人继续安排沤肥的工作,便随着小厮离开。

    来到门房,他果然见到一个陌生的男子。

    来人看相貌是典型的盛朝人,但身上的装束却十分奇怪,更像是戎族那边的风格。

    北寺谨慎地打量他一会,询问道“你找我”

    来人确认道“阁下就是山庄的北寺管事。”

    北寺点点头。

    之后,他反问道“不知道阁下是”

    男子大方自报家门,说道“我是丹巴先生商队中的人。”

    丹巴的商队规模很大,其中大多数十戎人,但为了方便在辽州行走,也招揽了许多盛朝人。

    北寺眉头微蹙“丹巴先生”

    来人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交到北寺手中“这是丹巴先生让我带过来的信。

    “之前在封平西北面,盛朝的军队和一支戎族骑兵起了冲突,与你们交易的阿勒族的队伍恰巧经过那片地方,如今他们整个队伍都被封平的军队扣下了。

    “丹巴先生正在设法营救,但收效甚微,于是派我来给贵庄报信。”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好想养个猫10瓶;ee5瓶;沉、麻辣小龙虾666、泠月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huyuan.net=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