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 31 章

作者:寻云者不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曹觅将想说的话都说完,也不急着让这些女子现在就做出决定。

    她让所有人回去考虑,明天再给她答复。

    众人面色各异,但听到这样的安排还是松了一口气,行完礼后规矩退下。

    曹觅缓了口气,刚休息了会儿,管家找了过来。

    年过五十的王府管家身体康健,半点没有因为之前两个多月的旅途受到影响,依旧是一副精神矍铄的模样。

    他进门后,与曹觅禀告道“王妃,前院来了一个戎商,他说自己受人所托,带着两个人来王府寻人。”

    “戎商寻人”曹觅抓住管家话中的关键词,又问“他们有没有说寻的是什么人”

    “并无。他们语焉不详,自己也说不清要找的人姓甚名谁。”管家回道“不过,老奴猜测,他们要找到,应该就是张氏。”

    “张氏”曹觅有些诧异。

    不过她很快就想明白了。

    张氏是之前戚游带回王府的一个寡妇,原身还怀疑过她和戚游的关系,但后来曹觅亲眼去见过她那个小女儿,发现那女孩眉目间并不似盛朝人,就隐约猜测到了事情的真相。

    与张氏冰释前嫌之后,她找了两个安静老实的婢女到她院中伺候,偶尔也会过去探望,确认张氏母女没有再次受到苛待。但后来曹觅遭遇了许多事,刚解决完王府又紧跟着搬迁,她倒是有段日子没有见到张氏了。

    如果此番找来的戎人真的是为张氏母女而来,那恐怕跟那个女孩的父亲有些关系。

    想清楚其中的关系,曹觅点了点头。

    她回道“还请管家先回前院,好好招待他们。我换身衣裳就过去。”

    管家知道她有了主意,点了点头便离开了。

    曹觅一面准备更衣,一面让东篱去将张氏母女请过来。

    张氏过来时,因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面色有些凝重。而她怀中的女孩则好奇地四处打量着,任张氏小声教训,也没能阻止她探索新地方的行为。

    曹觅让张氏入座,一点不见外地将女孩抱了过来。

    “小子规,还记得我吗”曹觅逗了一下女孩。

    她对这个一岁多的小女孩非常有好感,特别是自己家里三个都是男孩,看到可爱乖巧的女童,简直恨不得能跟张氏换一换

    小女孩,也就是张子规在曹觅怀里止不住嘻嘻笑着。

    与她玩了一小会,曹觅便把她交给身后的东篱,嘱咐东篱带着她到院子里转转。

    东篱常跟在曹觅身边,小子规自然也见过她,于是并不抗拒,乖巧地任东篱将她带了出去。

    张氏知道曹觅是有事寻她,所有没有出声。

    子规离开后,曹觅便将事情和自己的猜测与她说了。

    “我觉得,这还要看你自己的意思。”曹觅看着她,“你们母女,在王府里住着也行,想要离开,我和王爷也不会阻止。”

    张氏想了想,回道“谢王妃恩典。民妇想要见见那些人,不知可否方便”

    “这是自然。”曹觅想了想,“我马上要出去见客,这样,你待会藏到偏厅中去,等我确认了来人的身份,你再观他们的言行,确定要不要随他们离开。”

    张氏点点头。

    两人确定好方案之后,便直接往前院去。

    曹觅来到厅中时,就见到客位上坐着三个戎族人。

    其中一个显然是他们中的领导者,他年龄在三四十左右,穿着华贵,却没有中年富商常见的大腹便便,显然是个地位和修养都极好的人。而另外两人衣着则有些破旧,不安地左顾右盼着。

    在交谈中,曹觅了解到。中年男子只是一个引路人,真正的主角是穿着破旧的那一男一女。

    那其中的男子对着曹觅一拜。

    他会说汉话,于是亲自向曹觅解释起指引他们来到此处的缘由。

    原来,两个多月前,张氏丈夫的一个战友作为戚游军队的先锋部队,早他们一步来到辽州。这个战友同样也是戎族人,他记着与好友的约定,来到辽州后,想办法与张氏夫君的部族送了一封信。

    张氏夫君的亲弟弟这才知道,原来当年自己的哥哥并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成为了俘虏,后来又被戚游救下,一直跟随在戚游身边。

    他和其他幸存的戎族俘虏一样,想着把救命之恩报了,再挣够银钱,就跟戚游讨个恩典,回部族去。

    可是张氏的丈夫显然没有那么幸运,他死在了一次平叛中。

    在给家人的信件中,他提到了张氏母女的存在,希望如果有机会,弟弟可以接回张氏,抚养那个孩子长大。

    曹觅听完,试探着询问道“你们要寻人,可有什么依凭”

    那戎族男子点点头,取出一块骨牌。

    他解释道“阿勒族每个孩子出生时,都会得到父亲雕刻的骨牌,兄弟间,骨牌的纹路是可以拼合的。我兄长在信中说,他的那一块一直寄放在他妻子手中。如果我嫂子和侄女真在王府中,王妃可以请她辨识一番。”

    曹觅点点头,示意身边婢女将骨牌送去给张氏。

    张氏就在旁边的厢房中,她一直随身携带着丈夫的遗物。不一会儿,她带着两张骨牌进入厅中。

    曹觅知道,她这是准备要跟着这两个阿勒族的人走了。

    见他们彼此间有许多话要说,曹觅干脆派人,将她们送去了另一个安静的房间。

    张氏和那两人走后,曹觅将注意力放到一开始那个戎商上面。

    盛朝是禁止百姓与北方戎族通商的。

    但天下事,只要有利益,就有逐利者敢藐视律法,以身犯险。

    这其中,成就最高的人,甚至能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天光之下,把“罪证”洗白成荣耀。

    坐在曹觅身前的丹巴就是这样一位存在。

    从刚才张氏小叔的话中,曹觅知道,由于现在戎族的人进入辽州比较难,他们是求到了丹巴头上,才能顺利找了过来。而向来计较利益得失的丹巴没有收取他们任何的费用,他承诺平安护送他们来回,只为了一张北安王府的“入场券”。

    曹觅不着声色地打量了一下面前人,主动开口道“不知丹巴先生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丹巴笑了笑,道“瞒不过王妃。

    “小人早听闻盛朝最年轻有为的王爷来到了辽州,一直便想一睹王爷和王妃的风采,却苦无门路。此次恰好遇到古斯兄弟,就借了他的方便。

    “唐突上门,还请王妃恕罪。”

    他说着,便要跪下请罪,曹觅连忙制止。

    丹巴顺势起身,也不回座,而是道“小人虽然不是盛朝人,但也知晓中原的规矩。此次上门,小人为王爷和王妃带来了礼物。王爷王妃是见惯了荣华的人,小人不敢卖弄。礼物并不珍贵,但尚算新奇,希望王妃不要嫌弃。”

    早先曹觅就猜测过,巴丹这样的人,找上王府必定是要示好的。

    毕竟戚游是辽州的新主人,他的意愿,是如今辽州的最高指令。

    戚游走前,已经预料到这种事,于是特意与曹觅提过。

    丹巴在辽戎两地经营多年,与辽州各大世家都有往来。但他平日低调,贩售的商品也没触动到盐铁这些底线。出于种种考虑,戚游暂时不准备动丹巴。

    所以他告诉曹觅,丹巴若有意示好,尽可收下他的礼物,让这位地位颇高的戎商安心。

    于是曹觅点点头,客套道“巴丹先生客气了。”

    巴丹朝外面喊了一声,他的侍从便捧着一个精致的金匣入内。

    巴丹接过匣子,直接在曹觅面前打开。

    尽管知道巴丹刚才的话绝对是在自谦,也做好了看到贵重物品的心理准备,但是看到那颗红宝石的时候,曹觅还是愣了一瞬。

    躺在黑色锦缎上的红宝石足有鸽子蛋大小,其上光华流转,一看就不是凡品。但最吸引曹觅的其实并不是它本身,而是它充满异域风情的设计风格。

    在一开始的惊讶之后,曹觅很快调整了过来。

    她脑中转过好几个想法,最后询问道“巴丹先生并不只在戎族和盛朝之间做生意吧”

    巴丹点点头,承认道“王妃慧眼,一下便清楚此物不是这两个地方能有的。”

    他将匣子合起,放到曹觅手边的案几上,嘴中解释道“没办法,生意人,不跑起来就没活路。我的商队偶尔会往西边去,最远到过索罗和康乐这些国家。但是”

    他顿了顿,又笑“盛朝是我所见识过,最为繁荣,也最为文明的国度。我虽为戎族人,但我同每一个盛朝子民一样,真心爱着这个国家。”

    曹觅敷衍地陪着笑了笑。

    听说当年元军也是真心爱上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才挥兵南下的。对于巴丹口中的喜爱,曹觅在为中原大地感到自豪的同时,也隐隐提起了戒备。

    另一边,巴丹又说“可惜此次还是来得晚了,没有碰上王爷。小人送给王爷的礼物,只能请王妃代为转交了。”

    曹觅自然是笑着点头应下,“你的心意,王爷会知晓的。”

    巴丹见状,笑了笑,“小人送给王爷的礼物可没法交到王妃手上,它在外面,王妃可有兴趣过去一起看看”

    曹觅大方道“好。”

    两人没有耽搁,巴丹直接引着曹觅出了正厅,来到院中一处空地上。

    很快,一匹血红色的大马被巴丹的仆役牵了出来。

    曹觅这下是真的愣住了

    这个巴丹,真不愧是盛戎两地的第一商人。

    那马个头高大,四肢颀长有力,全身毛发鲜红如血,没有一丝杂色。被巴丹的仆役牵着时,它不停地摆头喷气,显然还不习惯被人掣肘。

    一匹真正的,活着的,正当壮年的,汗血宝马

    要知道,这种在辽阔的草原上才能产出的宝驹,出现在辽州,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就如同铁器是戚游心中商贸的底线,骏马,也一直是戎族可汗看得最紧的战略物资。

    而这个巴丹,竟能轻飘飘拿出这样一匹汗血马,只作为礼物送给北安王府。

    巴丹一直在观察着曹觅的表情,此时见到她惊叹的模样,满意地笑了笑。

    他自夸道“这是天神送给草原的宝藏,是只能存在于戎族的奇迹。王妃觉得,我这个礼物,还能入得了王爷的眼吧”

    曹觅点点头。

    这份诚意,当真是日月可鉴了

    曹觅甚至在迟疑,虽然戚游明确说过巴丹送的东西,都可以收下。但当她面对这样的大礼时,仍有些举棋不定。

    不过老天也没给她犹豫的机会。

    他们看完马之后,张氏和自己的戎族小叔也谈完了。巴丹便直接告辞,说是三日后再过来接走张氏。

    他们走之后,曹觅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

    她看着若有所思的张氏,询问道“确定要随他们离开了”

    张氏点点头。

    她道“王妃有所不知,古戈,也就是民妇的夫君,与我相处时,常常与我提起阿勒族。我知道,他是想带我们母女回去的。”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露出了些许笑容,显然是回忆起了当初美好的日子。

    但很快,她又清醒过来,说起现实的理由“而且,子规那个模样,也不能总呆在盛朝。随他们回去,至少我不需要总把孩子禁锢在院子里。就像王妃之前说的那样,她是想要看到外面的风景的。”

    曹觅点点头。

    小子规的长相确实是个问题。除了像巴丹那样的人物,出现在盛朝地界的戎族人,要么是敌人,要么不被当成人。

    她理解张氏的决定,只问“孩子还好,只你一个汉女,到了阿勒族他们能容得了你吗”

    张氏回道“嗯。

    “古斯都与我说清楚了。其实戎族只是盛朝对北方民族的统称,他们内部分为许许多多不同的部族。阿勒族的人淳朴热情,并不仇视盛朝,也不会参与入侵盛朝的战事。

    “当年我夫君是被草原的可汗强征过去当兵,之后才被俘虏的。那一次征兵令阿勒族损失了七成的青壮,但那之后,可汗就再看不上他们这一支。

    “如今的阿勒族比较贫困,迁到了辽州北面的丰顿丘陵。与其他一些不好战的部族一起,生活也算和平。”

    “嗯。”曹觅稍微放下了心,但还是忍不住又提醒道“只是这样,你们的生活要苦一些了。”

    “没事。”张氏回道。

    她面上有了些喜气,似乎窥见了未来的希望“为了子规,一切都是值得的。”

    曹觅点点头,不再多话。

    思考了片刻,她最后说了一句“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我就不再留你。

    “不过,两个月后是我的生辰,你必须得带着子规回来一趟,为我庆生。我会交代今日那个商人巴丹,让他帮忙照看你们,之后再护送你们回来。”

    张氏不笨,她知道这是曹觅送给她的退路两个月后,如果她在阿勒族过不下去了,她还有一次选择的机会。

    泪意翻涌间,她朝着曹觅直直跪下,却因为哽咽,说不出话。

    曹觅安慰了一下,终于让她平静下来。随后张氏告退,回去寻子规,准备回自己的院落安排后续的事宜。

    她离开后,曹觅来到了马厩。

    她还惦记着刚才那匹没看够的汗血宝马呢

    到了马厩之后,曹觅意外地发现管家和戚六也在。

    两人朝着曹觅行礼,曹觅望着那宝驹,突然猜到什么,略带着些遗憾问道“这是巴丹送给王爷的厚礼,是不是要派人,直接送到封平献给王爷”

    管家摇摇头,道“回王妃,不用。这马啊,没几天好活了。”

    “啊”听到管家的话,曹觅惊得差点忘记呼吸。

    戚六在旁边冷笑一声,与她解释道“王妃不晓得那些奸商的把戏。这公马强健如斯,若是好的,能给王爷育下多少上等马驹

    “巴丹是老手了,他总说,戎族的马,在盛朝的地界是养不活的,这是天性。但其实他献上的马,都是做过手脚的,除了不能配种,还有隐伤,反正,即使好吃好喝供着,也活不过多少时日。”

    他边说,边用遗憾的眼光看着马厩中的汗血马,“哎,真是可惜了这么一匹神骏,王爷若是看到了,不知道该有多喜欢呢。”

    管家也跟着叹了一口气“好在王爷回来时,应该看不到它了。没有当面感受到这匹宝驹的不凡,想来也不会太过遗憾。”

    两人言谈间,曹觅知道了事情真相。

    她不可思议地上前,尝试着摸了摸汗血宝马的脖子。

    她能感受到掌下的温热和细微的颤动,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这让她甚至无法立刻相信戚六和管家的话。

    她自己在现代是兽医专业,因为个人兴趣,对于马匹的治疗也辅修过一点。此时,她很想进入马厩中,细细地为这只大马检查。但碍于管家和戚六在场,她不敢做出这么奇怪的举动。

    于是,她只能借着抚摸的动作,小心地观察着。

    这样的观察收效甚微,她只隐隐约约在马儿的腹下和后腿发现了一些阴影。

    曹觅有心想做点什么,便找了个借口道“既如此,不若我将它带走吧。之前收留的流民中似乎有一个兽医,我可以把它送到容广山庄,请他看看。”

    管家似乎觉得她的话有些好笑,但还是耐心解释道“王妃不知,民间的兽医多是治些牛猪之类的家畜,府中专治马的兽医刚才第一时间过来看过了,说是回天乏术。老奴知道王妃心中可惜,但也无需为那戎商的奸计费神。”

    曹觅并不理会他的话,只道“反正王爷也赶不回来见它了,这马现在就交由我处置吧。死马当作活马医,反正最坏也是这样了。”

    戚游不在,如今这府中就是她最大,她是可以“肆意妄为”的。

    果然,管家和戚六不再说话,只点头称是。

    于是,曹觅离开自己院落不到两个时辰,回去时,牵回了一匹有价无市的汗血宝马。

    因为她的坚持,宝马要直接养在她院子里。下人们很快忙活起来,准备用最快的速度在院中打造一个临时马厩。

    趁着众人都在忙活,曹觅快速为汗血马检查了一下。

    果然,在它的后腿中间,胯下的位置,曹觅发现了一道伤口。

    那伤口不大,但明显没有经过处理,外部有些血肉已经出现了腐烂的痕迹。

    这大概也是这马儿明明看着神勇,但方才却连挣开小厮的力气都没有的原因。

    曹觅一边确认了伤口的情况,一边在心中琢磨道“嗯也不是不能治”

    她默默地回忆着空间中有没有什么可以使用的药物。

    曹觅是在毕业后查出绝症的,那之前,大四整整一年,她都在学校和家中来回奔波,筹备着自己的农畜场。

    后来,她因为自知时日不多,旅游一趟回来之后,本想把东西分给一直帮自己打点的邻居和雇工,可没等送出去,自己就提前穿越了。

    所以随身空间的家中,备有许多种子,以及一些家养兽类、禽类的常用药。

    但马毕竟不是常见家畜。

    曹觅趁着没人发现,取了旁边一些草料,实则暗暗从空间中偷渡出来一根胡萝卜,裹在其中喂给了这匹受过虐待的汗血宝驹。

    她打算晚上回空间之后,翻翻自己的书库或者那个永远有56电量的iad,看看能不能找到些关于马的治疗知识。

    另一边,汗血马麻木地咀嚼着牧草,突然尝到一点不一样的口味。它眼睛一亮,开始不住地蹭着曹觅继续讨要。

    曹觅怕它把自己的手指当胡萝卜啃了,连忙抽回手,然后尝试性地,将手从它并不敏感的脖子移开,一点点往上,碰了碰它的耳朵。

    耳朵和眉心是马儿比较敏感的部位,一般如果不熟,不可以轻易尝试触碰。

    那汗血宝驹果然不适应地动了动耳朵,偏开了头。

    不过见它没有攻击的意向,曹觅已然心满意足。

    一个晚上很快过去。

    关于汗血宝马的治疗,曹觅稍微找到了点眉目。体表外伤加体内可能存在的感染让事情变得有些棘手。

    清晨,曹觅过去看望它的时候,趁着没人注意,将自己昨晚在空间中配好的一点兽用抗生素和愈合药剂投入了食栏。

    但有这些显然还不够,毕竟她储存的兽用药都是些普通的品种。想要治愈这匹汗血马,曹觅得尝试着在这个世界中,寻找课本中提到的某些药物的替代品。

    将这件事记在心里,曹觅摸了摸汗血马的脖子,返回了屋中。

    吃过早膳后,东篱过来向她禀告另一件事情的进度昨天那些女子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此次,各个世家送来的女子共计一十八名,其中,整整有十四人愿意到庄园去成为女夫子。

    这个比例,比曹觅预估的要高出不少。她惊喜之余也有些诧异“这么多”

    她这一句原本只是感慨,没想到东篱居然给出了理由。

    “王妃还记得昨日那个身着白衣的女子吗”东篱提醒。

    曹觅对那个第一个发言的女子还有些印象,闻言说道“嗯。她怎么了”

    “她名叫周雪,原本是城中风月楼的一名清妓,琴棋双绝。”简单介绍了一下周雪的身份,东篱又道“我听她们院中的婢女说,那些女子昨日回去之后,很是争论了一番。大多数人眼馋三年后的自由身,却因为不知道去到山庄会遭遇些什么,所以一直踟蹰不定。”

    曹觅点点头。

    她倒是理解这些女子的想法。人对未知的恐惧,有时候是难以战胜的。而留在府中做个奴婢,是她们原本的归宿,是她们能预见到的未来。

    东篱又说“那时候,就是这个周雪站了出来,极力游说其他人选择第二条路。她甚至承诺,到了山庄,如果真出现什么意外,她愿意为众人顶在前面。”

    曹觅有些敬佩地点点头“周雪是吧我记下了。”

    顿了顿,她又道“这样,留在府中的几人,你让她们搬到下人那边,随便给她们安排一些轻省的活计。

    “至于愿意到山庄去的,还让她们住在那个院落。你待会将我房中那个木盒子拿过去,将其中的书页分予她们,叫她们轮着抄写,每个人都得把纸上的内容认真抄上三遍。”

    东篱点点头“是。”

    “另外”曹觅又想起什么,吩咐道“你帮我去匠人们那里问问,看看有没有对墨水与刻印有研究的,让他午膳后找个时间过来见我。实在没有的话就找个比较清闲的过来。”

    按照往常,曹觅肯定是会直接点名让刘格过来的。

    但是刘格之前从容广山庄回来之后,立刻被她抓了壮丁,送到石灰矿那边去帮她研究水泥了。

    反正配方曹觅给了,连大概的配比也说了,剩下的就是研究一下该怎么烧制。

    水泥的项目是她寄予厚望的“来钱”事业,在刘格帮她弄出来之前,她不会再轻易打扰这位得力干将。

    所以,午膳之后,曹觅见到的是这批匠人中,少有的一个年轻人。

    那年轻人还未蓄须,自称叫张卯,精通木刻,平日里工坊需要点什么木制小零件,或者刻个印章,都会安排他去办。而如今刘格正在跟矿石粘土打交道,所以就没把他带上。

    曹觅也不是那种看年纪来评判人的主子,她与张卯交谈过几句,了解过他的经历,便开始说出了自己的诉求。

    “你说,有没有可能做出一种类似印泥的墨汁”曹觅尝试用张卯能理解的话来表述“它能够像印泥一样,有着极强的附着力和着色性,同时又保留墨汁的特点。”

    张卯有些晕。

    他第一次被主人家传唤,正是想好好表现的时候,哪想到曹觅一开口说的话就让他找不着头脑,是以他一时有些着急。

    “呃呃墨汁怎么可能跟印泥一样呢”张卯有些结巴地询问。

    “对,普通的水溶墨汁当然不行。”曹觅安抚地朝他一笑,示意他不用紧张,“我在一本墨家典籍上看过,如果将溶解墨粉的溶剂呃,我是说溶解墨粉的水,换成油,或许有奇效。”

    “油”张卯有些诧异地重复。

    曹觅点点头“对,最关键的,就是油。”

    在中国古代,印刷术是直到唐朝时才被发明出来的。但这并不代表着,在唐朝之前,没有人想到过这种方法,毕竟在更早之前,与印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印章之法,已经在士人阶层普及开了。

    制约着印刷术出现的,其实是油墨。

    文人们书写所用的都是水墨,它们根本没办法附着到刻板上,印刷也就无从谈起。

    只有制作出粘度更大的油墨,才能满足印刷的条件。

    “那本书是我小时候看的,十分破旧,关键的地方已经被撕毁了,我也不知道要用什么油。”曹觅接着解释“反正你近来也无事,我希望你能尝试着调配处一种可以用来印刷的油墨。”

    为了解释印刷,曹觅又让东篱拿出了之前她专门让人刻好的印章。

    “说起来,这枚印章还是你刻的吧”曹觅展示了一下印章,询问道。

    张卯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下稍安,点了点头。

    曹觅便笑道“你看,你调配出来的墨水,沾上这印章后,必须能够印出清晰的文字,这便算成了。”

    张卯终于理解了曹觅的意思,点了点头。

    但很快,他又小心地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王妃,恕小人直言,你想要印印刷,直接用印泥便是了,何必一定要弄出那什么油墨呢”

    曹觅看着他,道“你有没有想过,这刻印之法只用于印章,还是太可惜了。”

    “可惜”张卯一个土生土长的现代人,根本跟不上她的思路。

    “对啊,太可惜了。”曹觅幽幽叹了一声,“如今,文人想要看书,就得找人借到书籍,花个两三日的功夫,将书抄下。

    “倘若有一天,这印刷之法能成,我们便可以为四书五经,甚至天下书籍都雕刻出专门的印板,油墨一刷,一息的功夫,能印出三页来这样,难道不比抄书快上百千倍

    “你别小看这印刷术,真能做成,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她这么一说,张卯就懂了

    他微张着嘴,消化了好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行礼道“小人愚钝,多谢王妃点拨”

    “嗯。”曹觅见他醒悟,也十分满意。

    想了想,又提醒道“另外,雕刻的东西也不局限于木头,你可以找找工坊中其他人,用胶泥,粘土,甚至铜铁作为材料,都试上一试,也许能发现其他的转机。”

    张卯点点头,“小人谨记在心。”

    将事情交代完,曹觅将张卯打发走。

    她休息了一会,又瞎想道“其实印刷术出来了,纸是不是也该弄一弄,现在纸也好贵啊哎,停停停,现在事情太多了,等刘格那边水泥弄好了,再考虑这些吧”

    想到这里,她果断打断了自己的思路。

    好不容易获得了一点休息时间,曹觅决定去陪陪多日不见的几个孩子。

    到了辽州后,她变得忙碌了许多,除了每日雷打不动坚持陪孩子们用晚膳之外,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忙着府里或者山庄的事。

    到了戚瑞的院子,她发现三个孩子居然没在院中玩耍,而是一起凑在榻上埋头看着一本书。

    曹觅万分惊奇地走过去,从背后打算吓一吓他们。

    结果,她拙劣的表演只换来老三捧场地一咋呼,剩下两个小鬼头就差给她翻个白眼了。

    笑过后,曹觅在三人旁边坐下,“在做什么今日居然没有出门,我的小公子们果然是越来越好学了,真好”

    她深知夸赞对孩子们的重要性,所以从来不吝啬表扬,让几人知道好学、助人等等品质的重要性。

    戚瑞将手中的书递给曹觅,曹觅接过一看,发现是这个朝代的一本经史。

    曹觅微蹙着眉“这这本书哪来的”

    戚瑞解释道“爹爹为我请的夫子要过来了,听说夫子最擅长治经,我便让院中的婢子帮我找了一本来,正在研究。”

    “原来是这样。”曹觅点点头。

    在今年二月份,他们一行在京城往辽州的路途上,戚瑞度过了自己的四岁生日。在盛朝,这就是该正式启蒙的时候了。

    戚游早有准备,在离京前便写信,邀请一位故交过来为三个孩子授课。

    那位故交因为性子耿直,为官时得罪了不少权贵,差点被流放,还是戚游出手保了下来。戚游寄信时,他正居住在京城以南的泉宁,回信中说预计要到五月下旬才能抵达康城。

    戚瑞从小便十分聪慧,已经能识得大部分常用字了,大概是想着在那位夫子过来之前,做一些预习。

    “那你不,你们三人,看得懂吗”曹觅询问。

    三个小脑袋一起摇摇头。

    戚瑞尝试挽回一些颜面,有点委屈地补了一句“许多字都识得,但是连在一起就看不懂了。”

    虽然知道有些不妥,但曹觅还是克制不住地笑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9000哦,实际已经算加更了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桑木无枝、什么是悲伤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kan、20930773、苏夏是只喵10瓶;安之一5瓶;俍瑄3瓶;janu、晋江有毒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huyuan.net=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