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 120 章 第 120 章

作者:孤烛异乡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标语虽然都不一样,大致意思却相同。

    “你们是外头来的人吧?”

    边上一个穿得还不错的中年男人揣着两个袖子笼在身前,对着那边的学生群们扬了扬下巴,脸上裂开一个笑,对卫道三人眼含精光地问道。

    他看起来很精明,但是又很精通于算计的感觉,脸色有些发黄,好色的本性从目光的落点流露出来,他精准从一群穿得差不多的年轻人中,找到了长相不错的那些。

    目光在那边打了个转,又转头看向面前的三人,嘿嘿一笑,突然莫名猥琐起来。

    卫道眨巴两下眼睛,觉得自己的眼睛一下子很困。

    韦凤直白一点,只看了一眼,就拉扯卫道的衣裳,低声道:“看不清就不要看了。”

    韦芦笑了笑问:“怎么看出来?”

    那人说:“本地人都知道,这些学生是在搞游行呢。”

    韦芦作出感兴趣的样子,搭话道:“哦?能详细说说吗?”

    对方似乎得到了认可,精神抖擞起来:“好说,好说。几年前,咱们这不是迎接了比诺尔大军吗?从那以后,这里就改名换姓了,那些学生以前还是抵抗的。但是,上头一换人,他们就搞游行了。

    你别以为这些游行还跟以前一样。

    比诺尔的人让他们庆祝平成大捷,你知道什么意思吧?”

    他打量了一下韦芦,又看看他身边两个比他更年轻的人,问道。

    韦芦点了点头,他知道的。

    这种话就是看立场。

    如果是昌国的人,平成被比诺尔占了,该说是平成大败,更不用提庆祝。

    如果是比诺尔的人,那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大捷,应该庆祝的事情。

    只是,没想到,他们不仅自己庆祝,还要求底下的学生也跟着一起。

    丧心病狂?还没有那么严重。

    但这样的情况对于昌国很不利。

    如果以后昌国打败了比诺尔,收复了失地,那这里还是昌国的领土,只是不知道,到时候这里的居民们又是什么心情了。

    男人看韦芦上道,不用他仔细解释,笑道:“知道就好。第一次,他们还知道不太乐意,第二次就熟练多了,那些反抗的情绪都不高涨。再到了第三次,他们过了几年安生日子,就连祖宗都忘了。”

    他凑近了韦芦,低声道:“现在那边还没出结果呢,他们自己就开始了,好像认定了会亡国。”

    他说完,笑了一声。

    韦芦神情复杂:“几年了……”

    他也说不好什么心情,想问点什么,还是想说点什么。

    都说不好。

    嘴唇蠕动了两下,没有什么话可说。

    韦凤抓着卫道的衣服都开始用力,他急了。

    他开始对卫道使眼色。

    卫道皱着眉头就没松开,要不是还讲点礼貌,他就直接骂滚了。

    但是看看韦芦,好像是应该说点什么。

    他就问:“学生也不止这些出来的吧?”

    韦芦看了卫道一眼。

    那人看看卫道,笑道:“当然,确实不止,那些年纪更小的,让送到学堂去,一起读书识字,不必出来,我可说不好,他们未必不想出来呢。”

    卫道像一个尽职尽责的提问机器:“为什么?”

    那人对着他们作出一个手势,食指拇指蹭了蹭,对三人露出一个“你懂的”笑。

    韦芦笑着摇了摇头,从钱袋子里找出一枚银元,递给对方。

    那人嘿嘿一笑,收了东西道:“比诺尔强制让那些小孩上学,学堂里教的东西都是些比诺尔的风土人情,不许他们说昌国话,还要教方言。据说啊,比诺尔还计划着换了学堂里的老师,只是一时半会不好动。那些现在还在学堂里的老师们,前几年还有点心气儿,看不起学生们庆祝游行,后来次数多了,他们也没办法,就算说不行,学生也不明所以。”

    他说到这里咳嗽了两声,似乎是冷的。

    “然后呢?”

    卫道十分不解风情追问。

    “学生们都是小年轻,用不了多久,这几年,够让他们忘了本了。反正日子还能过下去,他们怎么知道那些事情?他们在学堂里,照样说说笑笑,老师也管不了。要是闹大了,比诺尔知道了,那就干脆开除。”

    他打了个哈欠,眯着眼睛笑道:“故事都说完了,还有什么想问的吗?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钱给够就行。”

    卫道也打了个哈欠:“还有什么要问?”

    韦凤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眨着眼睛问:“哪里的饭馆最好吃?”

    他扯着嘴角笑,有点傻乎乎。

    那人道:“这个我也知道,就在那边,等一等,学生们走过去之后,饭馆就能看见了,热腾腾的汤汤水水都有,想要糕点也有,每家的酒都不一样,尝尝也好。”

    他想了想,补充道:“他们放盐多,要是觉得咸了,要点白水,别放太久,不然都冷了。分量本来挺多的,最近越来越少了,你们三个人,看着点点,看厨子的手抖不抖。”

    卫道点了点头。

    他现在又像一个无情的点头机器。

    那人便慢慢弯下腰走了。

    莫名做贼似的。

    韦凤拉了拉卫道:“吃饭,吃饭。”

    吃了饭,回去处理了那些带来交易的货物,众人便又启程回去。

    这次的目的地是在昌国最近的要塞。

    说是要塞,本来也是城市。只是打得多了,不能再散漫,修了又修,就成了现在那种样子。

    韦芦安置好韦凤,走的时候特意嘱咐道:“之后的事情就不能带着你了,自己看好自己,别到处乱跑,要是不适应就早点回去,大哥也很久没有跟你好好相处过了,你要是回去,顺路就去见一见大哥。见了大哥马上就回去,别在外面乱跑。知道吗?”

    韦凤连连点头。

    一副很乖巧的样子。

    他说:“我不乱跑,也不惹事。”

    韦芦点了点头,走了。

    然后他带着卫道,召集了这座城里的某些负责人,关于熟练对付比诺尔的那些人。

    众人聚集在一个宽大的类似于会议室的房间里。

    韦芦坐在上首对众人道:“事情就是这样。”

    他刚才对大家解释了一下卫道的想法和情况。

    底下的人面面相觑。

    “这也不是不行。”

    “可是他的想法未免有些冒进了,要怎么保证我们的士兵不会跟敌军一起受到重创?”

    “我们的士兵本来就没有敌人的多,要是再出点什么问题,那可就连新兵都招不到了。”

    “最近几年,死了很多人,就本城来说,几乎是全民皆兵,剩下的男丁不是十岁未满就是八十以上,一点出不得差错的。”

    “妇女也不多,她们要么提前跑了,要么身体垮了,家务活、农活、照顾孩子老人一天忙得团团转。但凡有些门道的都不想继续留在这里,我们总不能把人关起来,这里的环境也确实是不怎样。三天两头打仗,军饷少,物资也不方便运输,食物种类不多,自给自足困难。唉!”

    他们的重点不是在卫道的年纪,在于要怎样才能以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也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他们在对敌上难免有些畏惧,一直以防守为主,如果不是韦芦在外搜寻奇人异士回来帮忙,他们也只是一直在被动防御,主动出击几乎没有。

    再加上,敌人的人数、力气、装备、食物等等,天时地利人和都比他们强,坚持这些年,能这样平静都算不错了,至少没有因为常年战争发狂而自暴自弃,这种状态才勉强维持。

    再这样下去,也不用敌人了,自杀自灭就完了。

    卫道看看韦芦,韦芦用舌绽莲花般的口才帮助他说服了众人。

    “好吧。”

    “我们可以同意让他指挥一场,看看情况吧。”

    “千万不要冒进,以保险为主。”

    “活下来的人越多越好,胜利……尽力而为就行。”

    “我们不至于迁怒,但是,请务必尽力。”

    卫道答应了。

    于是,开始布置准备。

    “武器都检查过了?”

    “是。”

    “人到齐了么?报个数呢?”

    “一共五千人。”

    “那就少引一点敌军吧。”

    卫道点了点头,又问。

    “他们最近是不是还在骚扰呢?”

    “是。最近一次就是今早三点。”

    “他们可真不挑。要是他们今晚上不来,咱们也试试,快去快回,就遛一遛,差不多就是这两天的事情了,别让他们睡好了。大家都是兵,又不是没有大本营,怕个鬼。”

    “是!”

    士兵似乎很少接到这样的命令,有点精神了。

    卫道问:“有弓箭手吗?”

    “有。”

    “有侦察吗?”

    “有。”

    卫道点了点头,挥了挥手,让这个专门派给他回答问题兼职传令、通信、警卫于一身的小兵出去下命令,自己转身去找之前会议室里的负责人。

    他先找到了地图,面对着比划了两下。

    “这里似乎有个好地方。”

    负责人在边上说:“那里水面常年结冰,要敲碎也不容易。速度快了,还容易滑倒,我们并没有专门防滑的装备。”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huyuan.net=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