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 113 章 第 113 章

作者:孤烛异乡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说说情况吧。”

    卫道坐在椅子上,翘起三条椅子腿,身体靠着椅背,椅背往后,一个上课开小差的学生很喜欢的姿势。

    韦芦坐在他对面,终于详详细细开始给卫道解释现在的战况局面和国力情况。

    其实要算起来,这些信息资料都是机密,不能轻易为人所知,但是在卫道之前,韦芦还找过好几个人带领自身势力帮忙助阵,无一例外都失败了,那些人上战场之前也是知道这些信息了,还是死了。

    要是卫道不知道,一意孤行要上战场的话,死亡的几率比那些知道的更大。几乎可以等于是韦芦间接害死了他,正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韦芦没有找卫道来就是为了故意杀死他好出气的意思,他是比卫道更孤注一掷的人,要杀卫道随时都可以,反正卫道是双拳难敌四手,打虎好汉也架不住群狼。

    他是完全没有顾忌的。

    但他看见卫道的时候没有立刻动手驱逐,除了卫道的气质和那些东西加持让他误会卫道是有权有势的大富大贵的人家里的小公子之外,还因为他从卫道身上看出一种莫名其妙的预感,卫道是能帮他的人。

    他这样的想,就真的将卫道接到家里来了。

    但是家里不止有仆人,还有韦凤,韦凤是个不安分的,真当自己是人中龙凤,明明是兄弟几个里最小的,偏偏不喜欢服输,最爱找人麻烦搞事,虽然没有严重的后果,可是让人不厌其烦实在是拿手好戏了。

    韦凤总是去敲卫道的门,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卫道的生活,有时候卫道都分不清白天还是夜晚,只是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又在做梦。

    韦凤不能从卫道这里得到什么,卫道也没从他那里拿到好处,只能说两败俱伤。

    要是换种形容,“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渔翁只能是韦芦了。

    因为韦凤和卫道的关系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互相提防着掂量着,三天两头出事故。

    韦凤先找韦芦:“哥哥,你好歹早点走,回去赶上什么好时候也未可知,别让他留在家里了,他简直不出门,我每次去找他,他居然都在啊!

    你懂吗?

    我只是顺手敲了敲门,可是他次次都开门啊!明明这种事,他也没有好处,他也不想跟我说话相处,共处一室的时候,他看上去都要睡着了,可他下次还是要开门!

    这明明是折磨。

    他也太奇怪了,你快点,快点把他带走吧。”

    韦芦笑道:“咦,这可就奇怪了。难道不是你先去敲别人的门吗?你还反倒怪罪起他来了?他是咱们家的客人,你去了,他又懒得跟你闹起来,不给你开门,难道给你机会怪他不对吗?”

    韦凤睁大眼睛震惊:“哥!你居然胳膊肘往外拐,你向着他啊!从前那几个人,我闹他们的时候,你都没有这么说过诶!难道这个人有什么不一样?更哑巴吗?”

    韦芦摇了摇头,还是笑了:“我还不知道你?哪次不是你先找别人?他要是不开门,你就有机会在他门口闹起来了,难道不是?他不给你开门,那就算是给你认输了。你难道不是这样想?你这样想,他也这样想,你们两个算是撞上了,正好较劲。

    也许,他就是不想看你在他门外高兴,所以特意给你开门的呢。

    不是我说,我跟他相处的时间比你跟他相处的多一些,我从前单独跟他相处,敲门找他的时候,他还未必起来,更何况要开门。你看看,他都每次给你开门了,足以见得,他的耐心不错。

    这样的人,也许,真有机会帮忙呢?”

    说到这里,他的神色又忧愁起来,想到了昌国。

    真是应了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那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韦凤也知道触动往事了,眨巴了两下眼睛,扯了扯韦芦的袖子,尽力安慰道:“我们会胜利的。”

    只这一句,便是全昌国的希望。

    韦芦拍拍韦凤的肩膀,叹了一口气,勉强笑道:“会胜利的。”

    他喃喃重复了一遍,点了点头。

    韦凤不好再提卫道,就溜走了。

    后来是卫道说起来。

    卫道说:“你那个弟弟,真是年轻有为。”

    他特意咬着牙,一字一顿念出最后四个字,简直像是在转动锯齿研磨谁家的宠物要做成罐头。

    韦芦眨了眨眼睛问:“怎么了?”

    他倒是想回一句,多谢夸奖什么的,但是卫道的意思肯定不是那个方向,而韦凤也确实从没给别人夸奖的机会。

    可能这就是好事多磨吧。

    卫道扯着嘴角笑道:“他一天天敲门,说不出几句话,根本就是来浪费我的时间,抢我的房间,还想干扰我的思路!”

    韦芦:“……嗯……”

    他没什么可说的。

    卫道的状态看起来不太好。

    卫道继续问:“这些也就算了,反正过去了,我也不是为了这个找你,就是想问一下,你不是说要回国去吗?什么时候的事?我是说,什么时候动身去?”

    韦芦想了想:“这个好说,大概就是在这几天了,毕竟,有很多东西都要收拾一下,也不能直接过去。”

    他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多解释了一下:“之前我不是给你介绍过韦家的产业?”

    产业?

    卫道想了想,哦,确实是韦家的产业。

    韦芦看卫道想起来了,继续道:“不止是这间别墅,外面的几个大院子,更外面的商业街,还有广场都是我家的。这也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昌国现在是风中残烛,在兵力上对比比诺尔,更是无可用之兵,犹如昼烛。

    万一昌国真灭了,这里还算基业,不至于一并毁坏殆尽,以后的子孙也好有个安家之所。

    比诺尔再怎么强大,也不能霎时横贯数个中间国,直接打到卫国这边来,而且我们也不止是在卫国才有房产田地,要真打起来,断尾求生也做得到。

    那边虽然打得很紧张,这里却还算安全,我们已经开始慢慢招收人手练兵了,远水不能解近渴,这里的兵不能带回去,他们太新太嫩了,只怕真上了战场就一哄而散,不靠谱。这里的那些兵都是用来护卫家产的,还有一部分是保护商队,做镖局的生意。

    说起来镖局的事情,我们还计划以后开一个镖局,不仅保护自己的商队,也接单负责保护别人的商队,等名声渐渐起来了,收费也可以提上去。这又是一项增收。

    毕竟,商业街那么大,少不得有些浑水摸鱼的地痞流氓混混就进来了,他们要来,我们也不是不能欢迎,但是不许他们闹事,更不许死人,不许闹大。他们虽然性子又坏又蠢,却也都是年轻的男人,别处去不知道怎么样,在我这里,他们在街边守着,不知道的人还算是个震慑。

    乍一看,街道里也算热闹繁华,更好吸引游客商人过来进行交易。

    我们也负责保护来人安全和维持秩序,尽量让商业街物品更丰富,尽早扩大交易规模,也好扩展商业街,这样也能赚到更多的钱,要是有好东西,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占了地利人和,可以买回去送到昌国给前线的士兵用。

    昌国本来就连年的旱涝不定,又征战不休,那么多的青壮年都在充军,每年的粮饷就是一大支出,死了的也多,抚恤费又是一笔,军马兵器,该换的要换,还要安抚灾民,布膳施粥,衣食住行再加一大笔,官员调动,党政争执,行动损耗,和亲纳贡,又有不长脑子的催着兄长选秀立后。”

    说到这里,韦芦骂了一句。

    他顿了顿,面有愠色,眉间萦绕着忧愁郁闷:“和亲纳贡是多少年的事情了,传到如今,那些官员们都习惯了,要是兄长提出来说不干,他们先闹起来,闹得比比诺尔那边还凶,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敌国派来的。

    真要是那样,昌国早就完了。根本救不回来。

    我们的父亲也就是上一任的皇,和母亲也就是上一任母仪天下的后,只生了我们兄弟三个。虽然父亲也有娶别的女子,生下许多孩子,然而不是被比诺尔指明要求送过去就是没活多久就夭折了。皇子当质子,公主当姬妾,据说也接二连三死了许多,活着的更没好日子过。

    到后来,除了皇和后,皇室正侧都已经空了,后在此前一直没有生育,在生下三子那段时间,比诺尔又打过来,要求进献昌国的后,皇是不愿意的,后的身体垮掉了,自愿去比诺尔,请求皇答应。

    于是,后也到了比诺尔那边。皇的身体每况愈下,到了韦凤十岁的时候,病死了。

    我的兄长,也就是我们的大哥,昌国的皇长子,那个时候也就十四岁。我十二。

    皇死后,皇长子登基,大哥就成了昌国新一任的皇,直到现在,韦凤已经十六了。”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huyuan.net=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