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三百五十七章 韩信的野望

作者:君王醉倾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海瑞无言以对,他确实没有经过什么具体查询就直接想要定罪。

    扳倒和珅的机会,来之不易啊。却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姬衍安排好的。

    “何某也就不追究海瑞大人的责任了,告辞。”海瑞哼哧一笑,拱了拱手便告退了下去,哼着小曲儿让海瑞一阵尴尬。

    “哼,总有一天,我海瑞会抓到你和珅的把柄。”海瑞愤恨地想着,不由张口道,“和珅,你可千万别落到我手里啊...”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和珅查抄了五十九万石的粮草,当即就让姬衍开心的不得了。

    他的预算只有三十万石,而如今竟然比他的预算多出了二十九万石。

    近乎翻了一倍的物资,足矣让大军打一场持久战了。

    “调动韩信军,令韩信平齐万无一失。”内阁之中,苏秦信誓旦旦地开口。

    的确,韩信从军以来未尝一拜,的确是给予了燕军十足的信心,内阁的众多大臣也愿意用这名将领。

    “不可!”

    萧何摇了摇头,对着苏秦道:“左相莫要自误啊。”

    前两年,姬衍把苏秦与萧何的职位对调,苏秦成了左相,萧何成了右相。

    而左右两相目前是平等的,左相负责管理刑部、兵部、工部三部事宜,右相负责管理吏部、户部、礼部三部事宜。

    经过萧何的轻微提醒,苏秦恍然大悟:韩信现在是万户邯郸侯、卫国大将军,身居上将军衔。

    再让他出征立了灭国战功,你让王上如何封赏?赏他什么?

    功高盖主可不是一个只会出现在史书里的成语。

    “右相所言甚是,苏某考虑不周了。”苏秦拱手致歉道,随后继续商议该拍谁出战了,“孔明...是肯定要出征的。”

    “要不...调张飞、赵云、关羽三军,以及魏延部还有朝鲜军?”

    目前也就只能调动这些人了,共计近十七万的部队,攻打一个齐国应该不出意外。

    而且,还有统兵十三万的韩信镇守在附近,要是实在不行也就只能令韩信攻齐平乱了。

    “令诸葛亮为主将,李如松为副将,关羽为先锋,诏令施琅、郑芝龙等全力辅佐,争取要一战拿下齐国!”

    内阁的调令并没有直接发往各军驻所,而是先要请姬衍过目。

    不要以为姬衍说一切全凭内阁做主就不用来请示姬衍了。

    呵呵,要是没有姬衍的玉玺盖印,内阁可指挥不动一个士卒,更别提与齐国开战了。

    而且,就算他们可以调动士卒,也不敢调动。

    这种事儿可大可小,小了说也就一笑而过没什么事儿。但往大里讲这就是谋反,是逆贼,当诛九族!

    “准了,下去吧。”

    姬衍痛痛快快的通过了内阁的奏折,调令大军开动,朝着齐国开进。

    一切都有序的进行着,似乎燕国的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韩信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内心有些挣扎。

    他无比的想要让伐齐大军战败,然后换他韩信上场,这样才能让自己立下战功,位于人臣巅峰。

    韩信不是什么愚忠之臣,他也有自己的野心。

    他的野心并不是做当家做主为天子,起兵反叛姬衍。

    他想要成为士的巅峰,无论是今生还是历史上的韩信,他都是以这个目标的。

    韩信在最初投奔刘邦时,送上的平定三秦的策略中,有一条为:把天下分封给有功之臣,以诸侯治天下。

    他想要裂土一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那种称王道寡的大王,而并非一个没什么卵用的彻侯。

    韩信是国士无双,国士无双重点是士。

    他一直以来都是以士的形态来要求自己,他不想反叛,他不想背叛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主公。

    但他想当王,怎么办?那也只能让主公封他为王了。

    可刘邦不行,刘邦要搞郡县制,白马之盟更是规定异性不得封王,否则天下共击之。

    当然,这句话可以当放屁听的。

    大汉王朝的异性王也挺多的。

    蒯彻当初劝韩信自立,与刘邦项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且说出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千古名言,这样都没能把韩信给劝反。

    反而,韩信写信朝刘邦索要王爵,说:齐国现在没人管,我觉得需要一个代理齐王,你看我成不?

    刘邦当时接到信,心里挺崩溃的:他那是正是与项羽交战的巅峰时期,急需韩信的兵马。

    形势比人强,刘邦根本就不想封王,结果韩信愣是整了这么一出。

    无奈,刘邦大手一挥:你不是想当王么?那也甭代理了,你就是齐王了。

    于是,韩信被封为齐王。

    封了齐王后,韩信就美滋滋的率军进攻项羽。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十面埋伏,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得了天下。

    一统天下之后,刘邦对于韩信的兵权还是很忌惮的。

    刘邦只比秦始皇嬴政小三岁,他都六十多了。而韩信多大?三十。

    是个人都知道,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刘邦铁定会死在韩信前面,到时候大汉王朝有谁能压的住韩信?

    于是,刘邦将韩信改封楚王,并且收走了韩信的兵权。

    韩信虽然有所不满,但他还是王爵,那就算了,安心当大王没事儿。

    然后,刘邦又以谋反的罪名把韩信从楚王降成了淮阴侯。

    这个时候,韩信肯定心里有很大的不满:你刘邦什么意思?我为你打天下只求王爵,结果你就这么对我?

    这个时候,刘邦六十岁,韩信三十四岁。

    而韩信又对刘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因此,无论韩信究竟想不想反,他都得死。这样刘邦才能保住他的大汉王朝。

    有的时候,不是自己不想当就不用当的。

    陈桥兵变、玄武门之变,难道就真的不是底下人撺掇?

    韩信在军中,可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然而...现在的韩信,仿佛又与历史上的局面有所相似。

    韩信现在极度想要裂土封王,而姬衍的内心其实还是可以允许让韩信成为明清那种当猪养的番王的。

    但,韩信他想要的是实权大王。

    姬衍,可不会满足他这种愿望。

    权力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使人安心。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huyuan.net=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