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114章 倭寇作乱

作者:造梦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允炆从来没有奢望过能在自己手上实现一个太平盛世,而现在看来,却不是没有可能!

    只要能像汉武帝一样让四方蛮族臣服,何愁不能成为青史留名的伟大帝王?

    “陛下,徐王已至宫外。”太监前来禀报。

    朱允炆激动地站起身,兴奋地说:“快,朕要亲自迎接三弟这位大功臣!”

    众臣不由面面相觑,天子亲迎,这得是多么高的规格!

    而按朱允熙立下的功劳,确实也配得起,看来朝堂上一股新的势力已经崛起了。

    朱允熙远远就看见穿着龙袍的朱允炆从台阶上下来,慌忙地迎了过去。

    这就是必须要做的表面工夫,不然人家还会以为自己居功自傲。

    “陛下何须亲迎?三弟真是惶恐不已啊!”朱允熙倒头就拜了下去,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

    “三弟,这是朕应该做的,你在海外立下奇功,朕亲自出迎又算得了什么。”

    朱允炆扶起朱允熙,又参着他的胳膊,一同拾级而上。

    旁边不明真相的人看了,还以为这皇兄弟俩一直都是如此亲密无间。

    进了殿内,朱允熙不敢造次,还是站在了队列里较为靠后的位置。

    朱允炆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还真怕朱允熙因此而嚣张跋扈起来,那么自己头疼的问题又要多一个。

    于是他便开口问道:“三弟,既是远征西洋,路上必有许多奇闻异事,不如说出来让朕和众位爱卿开开眼界?”

    “是。”

    “那日我等船舰行至一片海域,竟发现海水全是红色的,惊疑之下才看清海里有密密麻麻的珊瑚礁石,所以此地名为红海……”

    朱允熙是专门挑有趣的说,夹杂一些很夸张的战斗,比如大明制作的船舰,几炮就能击沉海盗船等等,听得人如痴如醉,像是在听戏说书一般。

    而座上天子更是不时拍案叫好,无人敢扫其兴致。

    这一幕足足持续了两三个小时,讲得朱允熙都口干舌燥了,才不得不停下。

    “陛下,天下之大,奇闻异事何其之多,也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今日就到此为止吧。”朱允熙已经注意到文武百官里有些人面露不爽了。

    毕竟这种吹捧自己功劳的事,还是不能太高调了。

    朱允炆便笑着说:“好,三弟兴许也是累了,那么朕要如何赏赐你才好呢?如今四海臣服,大明如日中天,若是亏待了忠臣良将,岂不是显得朕是个昏庸天子?”

    “皇兄文成武德,岂会是昏庸天子,至于臣弟,已无所愿,只求能自在逍遥海外,为大明开创不世基业!”

    “好,好,好!”

    朱允炆连说了三个好字,心里就琢磨起来,既然朱允熙想着为大明做事,咱也不能亏待了他。

    眼前还有几个藩王要对付,不如借助他的手,来做一些事。

    “三弟,最近有沿海城市的官吏上书说,时有倭寇侵袭渔民,此事你怎么看?”朱允炆马上就想到了一件事,交给朱允熙去办最为合适。

    朱允熙也是想都没想,答道:“倭寇侵扰我大明百姓,当除之而后快!”

    “是也,和朕的想法一样,不过那些倭寇行踪成谜,善于隐藏,此事怕是还要拜托贤弟亲率水师去处理,不知贤弟可愿意?”

    “保家卫国,乃是男儿应尽之责,哪怕陛下不说,臣也会力保大明之尊严和脸面!”

    朱允炆当即拍案,任朱允熙为除寇先锋,三日后,前往沿海一带剿灭所有倭寇。

    这个任务,可以说是极其麻烦。

    朱允熙听到任命后,就有点后悔了,不该答应得那么爽快。

    倭寇之乱,根本不是十天半月能解决的,所谓倭寇,是指侵略朝鲜、华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倭国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华国樱花国走私贸易,因华国古籍称樱花国为倭国,故称倭寇。

    这个时候,樱花国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

    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华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

    他们来去如风,目的十分明确,是以极难对付。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元末就已经出现,后来被守将刘暹大败,曾经平息了一段时间。

    朱元璋改天换地之后,借着向樱花国通知中原王朝鼎革之时,就要求樱花国处理此事。

    时任将军足利义满也很给面子,开始出兵打击这些流寇,不过他的儿子上台后,又开始对此放任不理,所以倭寇一时间成为了大明沿海地区最为令人头疼的难题。

    临行前,朱允炆还特别邀请朱允熙吃了一顿家宴,说了几句耐人寻味的话。

    “三弟此去,最好是先到蓬莱、威海一带,七叔朱榑在青州颇有威望,深得人心,你能与他配合,那是再好不过了。”

    “另外,七叔许久未回京师,朕甚是想念,除寇之后,你可以带他回来看看,也好告慰皇爷爷的在天之灵。”

    朱允熙当时还没有多想什么,但后来回到家,才觉得不对劲。

    为什么朱允炆偏偏要重点提到朱榑?

    这个七叔脾气古怪,性格暴戾,向来与兄弟姐妹不和,更别说这些后辈了,他都没放在眼里。

    莫非,朱允炆削藩的第二个目标就是他?

    想想还真有可能,单单列出两点罪状,多行不法,护国不力,就够朱榑喝一壶的了。

    朱允炆这是拿自己当枪使了啊!

    “王福,马上去给我把道衍大师找来!”朱允熙感觉自己脑瓜子不好使了,如此局面,可不能轻举妄动。

    “是!”

    必须得找个智囊来分析分析才行,杨士奇肯定能说出些道道,但暂时又不能对他透露太多秘密,剩下的唯有姚广孝。

    这家伙自从劝自己远离朝堂后,就不知道跑哪里混去了,最近才回到了京师,否则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他的人影。

    姚广孝得到召唤,也没装大牌,很快便来到了府中,照例还是那副僧人的打扮。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huyuan.net=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