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266章 吏部擅权(第二更)

作者:张凡崇祯周皇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奏疏都写好了,这说明丫的李程新早就做好翻船后明哲保身的准备了。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他这个同知,是二把手,你可以理解成副知府。

    官场的常规操作就是,出了问题,找人背锅,一般来说是二把手背锅,也有一把手下课的时候,但大多数是二把手。

    而这一次,显然,李程新反击了,而且是强势反击。

    张时俊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他怒道:“李大人,你血口喷人!你……”

    崇祯直接打断了他,怒道:“闭嘴,让他说下去!”

    张时俊一脸惊恐,把头埋起来,全身冷汗如瀑。

    李程新继续道:“陛下,臣早就收罗了张时俊贪污的证据,杞县饿死人的事情,也是张时俊压下来,不让上报,他还威胁我们,威胁所有在场的官员,说只要我们乱说一个字,就罢我们的官,要我们的命!”

    崇祯问道:“他一个知府,有什么权力罢你们的官?”

    这就要说到行政权、军事权、人事权、司法权这些了。

    大明朝的各项权利都是分开的,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尾大不掉。

    知府这种是行政长官,管民政,没有军事权,有少量的司法权,例如审民事纠纷案之类的。

    但绝对没有人事权,所以没有权力罢另一个官员的官位,即便对方是他的下属。

    如果他不满,最多是上报吏部,由吏部提交调任或者罢免申请到内阁,内阁票拟,司礼监签字。

    而四品以下的官员,是吏部可以直接任免的,甚至不需要提交内阁。

    这是一套完善的人事流程。

    所以说,吏部尚书是六部之首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而实际上这一套流程其实已经很完善,它能非常好的辖制住地方官员的擅权。

    但也有例外情况,例如吏部中有人出了问题。

    李程新道:“陛下,开封府同知已经在三年内,换了三个了。”

    崇祯眉头皱了起来,同知是五品官,四品以下的官员,吏部可以直接任命,四品以上的官员还需要提交内阁。

    毕竟内阁和皇帝都有一大堆的事情,如果全国官员的任命都需要皇帝和内阁来,得累死。

    这也合理。

    但是,不合理的是,开封府同知三年内,换了三个!

    这显然是吏部换的。

    人事权是非常敏感的权力。

    崇祯阴沉着脸:“这是为何?”

    “臣前面的两任,都是因为不配合张知府,所以被调走了。”

    “胡说!只有吏部有这个权力!”

    “陛下恕罪!”李程新连忙把头埋下来,不说话了。

    崇祯的目光钉在张时俊的身上:“张大人,是吏部的谁?说!不说朕就把你全身的肉一刀刀剐下来!”

    张时俊吓得打了个寒颤,连忙道:“陛下,臣是冤枉……”

    “骆养性,给朕狠狠的打!”

    “遵旨!”

    锦衣卫动作利索,骆养性一上来,直接就把张时俊的小拇指锤成一滩肉泥,疼得他差点没有当场晕死过去。

    其他的官员吓得把头埋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说!”

    “陛下,臣说,是吏部文选司主事杨之行,是他……陛下饶命……”

    崇祯翻身下马,走到张时俊面前,在他身边走了两转,道:“好得很啊!你一个知府,敢勾结吏部的人滥用人事职权!你是怎么做到的?”

    张时俊:“臣……”

    “耗羡,陛下,耗羡和加派!”

    一边的李程新还不忘记在这个时候再捅张时俊一刀。

    其他官员见张时俊基本就玩完了,也连忙出来添油加火:“陛下,臣等是敢怒不敢言啊!”

    狗屁!

    千万不要别这些官员给骗了,他们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好鸟。

    他们之所以现在敢出来告状,都是为了明哲保身,把责任全部往张时俊身上推。

    崇祯心里知不知道?

    他当然知道!

    他甚至知道张时俊是怎么勾搭上吏部的,他之所以还要问,就是要给这些官员相互撕咬的机会。

    这张时俊就是典型的大明朝官员了。

    坐在知府的位置上,通过各种灰色收入,在上面打通关系。

    送钱收钱这种事,崇祯并不想严查。

    如果严查,这整个大明的官员基本上都可以不用干了。

    让崇祯恼怒的是什么呢?

    地方官勾结京官,而且还和吏部的人一起滥用权力,吏科给事中没有发现,是不是也收了钱?

    这种情况下,滋生出来的权力腐败,就造成了今天的新政不执行,五万老百姓活活饿死而不上报,战死的将士抚恤金没得领的局面,惠泽田也被贪了。

    河南有没有灾?

    告诉你,河南的灾情仅次于陕西和山西。

    福王匍匐在河南大地,吸了十几年的血,人祸更甚于天灾!

    “陛下,臣……”张时俊不停颤抖。

    崇祯冷冷道:“开封府所有的官员都在这里了么?”

    李程新道:“回禀陛下,都在这里。”

    “来人!将张时俊就地处斩,抄家,家族一律发配戍边!”

    张时俊猛地磕头:“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其他官员能吓傻的都吓傻了。

    皇帝要杀官员,好歹得先抓起来,扭送京师,刑部审查,招供、定罪吧?

    哪有当场就杀的!

    连李程新都吓得面色发白。

    几个锦衣卫过来直接将张时俊拉出来,摁在地上,另一人手起刀落,张知府的脑袋就滚落在地上。

    热乎乎的鲜血喷了旁边官员一身,他们还能感受到上面的余热,鼻尖的血腥味。

    他们每一个人身体都在颤抖,半个时辰前,他们还和张时俊在开会,张时俊还是高高在上的知府,四品官!

    现在却已经人头落地。

    “李程新。”

    “臣……臣在!”

    “第一、找33个举人出来,让他们去开封府下面33个县监察,凡是没有执行新政的知县全部抓到开封府!空缺的知县位置让这些举人来接替!”

    “臣遵旨!”

    举人本身就是低级官员的人才储备库,这个时候就应该用上。

    崇祯是想在开封府搞大清洗的,本来这些官员全部要掉脑袋的,不过现在开封府问题太多了,只靠杀人肯定是不行的。

    问题摆在眼前,得立刻解决问题啊!

    他崇祯又不是无脑愤青。

    杀张时俊,是为了震慑这些人。

    如果真的一口气把这些人全部杀了,吏部又要调人过来,或者让举人们来接任,显然又要重新熟悉流程,等不及了。

    等眼下的事情先平稳过度,然后再派人来彻查,那时候一个也不能放过。

    “骆养性你抽调330个锦衣卫出来,每个县下发10个,协助监察!”

    “是!”

    “第二、凡是战死的将士,名额全部重新梳理一遍,按照朝廷规矩发放抚恤金,谁再敢动抚恤金,朕就夷他三族!”

    “臣遵旨!”

    关于抚恤金这件事,牵扯的是军方,自从军委会成立后,京卫军的抚恤金已经从文官系统里剥离出来了,统一由军委会拨发。

    这叫军政分离,免得地方上的官员借机贪钱。

    等这一次回京,军委会得进一步集权,将全国军队的抚恤金发放权从兵部拿过来,以后专门由军委会来组织发放,不然永远都扯不清了。

    。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huyuan.net=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