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213章 蒙古异动,崇祯的决心(第一更…

作者:张凡崇祯周皇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太极又开始搞事情了。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对于玩政治的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仇恨,也没有永远的结盟,只有永恒的利益。

    皇太极知道,喀喇沁部那群人也知道。

    现在的关键因素就在喀喇沁部。

    它所在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宣府北边,右翼蒙古诸部最东边,相当于其他部抵挡辽东建奴的屏障。

    也是大明在宣府北边的军事屏障。

    一旦喀喇沁部像历史上那样,投靠了皇太极,北边的局势将突变。

    而刘乔的来信里说,喀喇沁部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已经见了皇太极的使者三次。

    如此频繁的接触,虽然不能说明双方关系变好了,至少说明之前不可调和的敌对关系缓解了。

    政治这东西是神奇的。

    例如当初束不的被崇祯的间谍杀了,栽赃嫁祸到皇太极头上。

    当时的情况就是整个喀喇沁部都处于一种极端愤怒的状态,而某些人就可以利用人心来集权,来刷威望了。

    这个人当然就是束不的的儿子固鲁思齐布。

    要知道束不的可不止他这么一个儿子。

    如果朕是皇太极,这个局面是可以这么破的:

    他固鲁思齐布以为父亲报仇为由,聚集了喀喇沁部鄂托克的首领敌对皇太极。

    皇太极事后可以通过送钱,勾搭上束不的其他儿子。

    这个儿子一定是对固鲁思齐布有意见的。

    在一个群体里,资源就那么多,利益既得者的对立面就是反对者,固鲁思齐布有没有反对者?

    当然有!

    只是当时束不的刚死,为束不的报仇、弄死皇太极是喀喇沁部的政治正确,这一点没有人敢反对。

    但事情过去了,慢慢大家的怒火平息下来了,有人就会开始传出流言。

    没错,刘乔的信里就有提到,现在在喀喇沁部里有另外一种说法:刺杀束不的背后主使是汉人,目的是为了挑拨离间。

    这个说法很符合喀喇沁部某些人的利益,例如束不的的另外两个儿子万丹伟征、色棱,对喀喇沁部的首领位置也是垂涎三尺的。

    色棱就是隐藏起来的亲皇太极派,最近一些事情都是他搞起来的。

    在正统的历史上,这家伙就是跪舔建奴的,在崇祯十四年,跟随多尔衮把洪承畴的明军给打得全军覆没了。

    这两个人都有异心,固鲁思齐布以依靠崇祯,为父亲报仇掌权。

    他们就想着背靠皇太极,分化固鲁思齐布的权力和威信。

    喀喇沁部有七个鄂托克,他们自然也是有支持者的。

    看完刘乔的来信,崇祯心生起一丝警惕。

    不过不要紧,国际政治博弈有一个原则:以不变应万变。

    国家之间的博弈,最忌惮的就是人家都还没有动,自己就想着一顿骚操作猛如虎了。

    历史上的崇祯就是这个典型,结果把自己玩残了。

    穿越者崇祯将刘乔的信烧毁后,道:“王承恩,立刻把孙阁老、阎鸣泰和温体仁给朕叫过来。”

    “是!”

    当崇祯回乾清宫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收拾好,亲王们也早就灰头土脸离去了。

    《中华图志》铺开在地上,崇祯坐在地图上,盯着辽东和蒙古草原的地方看。

    “皇爷,都来了,在外面听宣。”

    “都进来。”

    不多时,孙承宗、阎鸣泰和温体仁都进来了。

    内阁首辅、辽东督师孙承宗,兵部尚书阎鸣泰,礼部尚书温体仁,晚上同时被宣召入宫。

    这三个人在皇宫门口遇到了,就知道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因为管军事和外交的都过来了。

    “臣参见陛下。”三人同时行礼,扫了一眼地上的地图,立刻心下了然。

    眼下已经是三月,气候在回暖,关外必然有动静了。

    “都不必多礼,坐。”

    见皇帝席地而坐,三人哪敢坐椅子,也坐在地上。

    “朕刚接到消息,皇太极已经对喀喇沁部有频繁动作,喀喇沁部内部派系林立,有松动的迹象,束不的的三儿子色棱就是亲建奴派。”

    “你们三人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阎鸣泰,你先说。”

    三人一听,皆是心头微微一惊,难怪皇帝大晚上要宣入宫。

    “启禀陛下,固鲁思齐布现在是喀喇沁部的首领,他是向陛下宣誓效忠过的,如果他轻易背叛誓言,将会有损他的威信,一个人威信受损,将会被人唾弃,所以万不得已,他不会背叛陛下。臣以为,现在我们以不变应万变,加强对喀喇沁部的扶持,在互市方面再多开放,让喀喇沁部知道与我大明朝合作,是没有坏处的。”

    崇祯不表态,他想先听这几个人怎么说,再做决定,做完决定就去执行了。

    “温体仁呢?”

    “陛下,臣赞同阎大人的说法,喀喇沁部是蒙古诸部中,离大明最近的部落,在名义上,也是朝廷的藩属,即便局势有变,也对我们还是有优势的,切不可大动。而且喀喇沁部是蒙古诸部中,种田最多的一个部落,和咱们相似度极高,饮食自然很类似了,可以在粮食上多做交易,尤其是和他们鄂托克的首领做交易,和他们建立深厚的利益关系,来巩固联盟。”

    “孙阁老呢?”

    “陛下,老臣也赞同两位大人的话,以不变应万变,这大半年双方已经通商了,既然如此,就加大通商。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要尽快加强宣府和北庭都护府的军防了。”

    崇祯点了点头,微微蹙眉道:“几位爱卿深得朕意,你们说的都是正确的,但是还没有说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孙阁老已经点到了!”

    “请陛下明示!”

    崇祯道:“阎鸣泰,对于战争,《司马法》是如何说的?”

    阎鸣泰道:“国虽大,好战必亡。”

    “你为什么只说上面一句,下面是什么?”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没错!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崇祯站起来,一只手紧紧握着腰间的三尺长剑,“大明的九边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将敌人挡在了长城外面,这些年,战争都发生在辽东,关内是没有战争的!”

    “大明的军队已经忘记大规模的会战是怎么打的了!这也是朕为何让李邦华整顿新军,成立监察院的目的!”

    皇帝锋利的目光落在三人身上,道:“喀喇沁部的色棱为何有异心?温体仁,你来说说。”

    “因为他想借助皇太极夺权。”

    “嗯,你又只说对了一半!”

    “还请陛下明示。”

    崇祯的音量突然提高:“因为我大明的军队还不够强大!等到我大明的军队能够有像卫青、霍去病那些横扫匈奴的铁骑,给他色棱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有异心!”

    “孙阁老!”

    “臣在!”

    “从现在开始,要着手建立一套战争动员体系,朕要在全国建立这套体系!”

    【作者题外话】:大佬们,别急哈。今天去拔罐刮痧了,所以更新晚了,深圳夏天湿气太重,最近睡眠质量严重下降。

    。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huyuan.net=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