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171章 史可法(第二更)

作者:张凡崇祯周皇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农政指挥部,还是需要一个统一的人来做管理的。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宋应星是学术派,搞研究比较在行,但是做管理未必就是他的长处。

    所以,崇祯现在还需要再找个人出来。

    这个人不能从现在朝堂上找,那群人都太特么油腻了,都是利益既得者。

    当初刘彻要打匈奴,靠的不是李广他们那些老派,而是扶持了新派,也就是少壮派的卫青。

    卫青底子干净,没有和朝中大臣有任何利益牵扯,所以用起来更放心。

    现在崇祯也需要这个人的。

    在军事上,他已经提拔了少壮派孙传庭、卢象升等人。

    在农政上,他也需要这样的人。

    从工部回来后,崇祯就见到了这个人。

    史可法,崇祯元年科考进士。

    这一次的科考案有许多人被刷下去,判了刑。

    但史可法却不在其列。

    史可法,这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啊。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上吊之后,他在南京永立弘光皇帝,最后扬州城破,史可法殉国。

    他是杨涟的学生,一个性格比较刚直的人,也是一个热血青年。

    虽然他现在已经二十七岁了。

    史可法原本是被安排到西安去做推官的,只不过科考案,崇祯元年所有考生全部被召回,史可法也被召回,崇祯便让他留在京师听宣。

    “微臣参见陛下,万岁!”

    “免礼。”崇祯道,“知道朕为何将你留在北京吗?”

    “学生不知,还请天子明示。”

    “去年你也是在西安待了一段时间的,有什么感想?”

    史可法不知皇帝为何问自己这种问题,他忧心忡忡答道:“陕西的旱灾没有丝毫缓和的迹象,臣预计今年会更加严重,朝廷新的农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见史可法面有忧色,语气凝重,崇祯倒是很满意。

    朝廷大部分官员素来报喜不报忧,像史可法这种直接说问题的,已经非常好了。

    “你觉得,朕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去全力执行新农政会比较好?”

    “农务院的宋大人便是农学方面的人才,陛下有宋大人,可以保证其一。”

    “那其二呢?”

    “其二还需要以为吏治人才,来强力推进农政指挥所的这个工作,臣以为新农政的重点有二。”

    “你说说看。”

    “其一、新农税的落地;其二、农政指挥所的落地。一个是新农政的土壤,一个是确保新农政执行的关键所在。”

    崇祯看了一眼旁边的孙承宗,孙承宗点了点头,宋应星和徐光启也点头,显然对史可法非常满意。

    “好!你能看得这么准,朕心甚慰。”崇祯道,“史可法听旨!”

    史可法微微一怔,连忙跪下。

    “新农政推行在即,朕命你为农政都指挥使,负责陕西新农政执行落地!”

    史可法脑子一炸,差点没有反应过来,连忙道:“臣领旨谢恩!”

    “你且起来。这陕西是最硬的骨头,朕就交给你,你速速在陕西11州府设置新农政的指挥所,每一个甲里都要落下去,各州府巡抚和布政使会全力配合你!”

    “另外,朕还给你找了一个人。”

    崇祯看了一眼王承恩,王承恩朝乾清宫外面道:“宣王徵(zheng)觐见!”

    一个快六十岁的男子走了进来,精神头非常好,看起来也很和蔼。

    “微臣参见陛下,圣安!”

    “朕安,王爱卿请起。”

    “多谢陛下。”

    王徵在扬州府做推官,也被崇祯给召了回来。

    这个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他也是明末的一个科学家,对于水力、风力都有研究,更好的是,他是陕西人,对陕西的民俗和乡间情况都很了解。

    让他和史可法打配合,再着力把陕西这个骨头啃下来是再合适不过了。

    “王爱卿,朕打算成立大明水利局来统管全国水利,朕要你来做陕西分局的局官,把陕西11州府的水渠给朕挖出来,给陕西老百姓挖出来,让渭河之水,泾河之水,能够灌溉关中平原,让无定河之水能灌溉米脂!”

    王徵连忙跪地拜道:“臣领旨,必不负君父所托。”

    “好,朕让你领工部侍郎衔,你放开手去办,朕会全力支持你!”

    工部侍郎衔,副部长,这意思已经非常明确,只要你做好了,以后全国的水利局就你来管,而且以后除了水利局,还会有其他的也并入到他这边来。

    毕竟一个局,只需要郎官的级别就够了。

    侍郎的级别,是可以管多个局的。

    “多谢陛下!”

    王承恩又呈上来一把剑,崇祯又对史可法道:“史爱卿,这柄尚方宝剑你拿着,朕要你在今年把整个陕西11州府下面所有的甲里的农政指挥所全部落地出来,这是没有任何商量的任务,朕要你立一个军令状!”

    史可法激动得脸涨红,他接过尚方宝剑,大声道:“臣领旨,若是臣没有办到,愿提头来见!”

    “内阁会给吏部你二人的任命函,你二人直接去吏部领官印,即刻出发。”

    “遵旨!”

    两人这便推出了乾清宫。

    因为情况非常紧急,当天晚上,史可法和王徵便出发了。

    关于大明水利局的成立文书,当天内阁也立刻下发下去,又有邸报通知全国官员。

    这事办得非常快。

    当天晚上,崇祯又给陕西巡抚施凤来和陕西布政使尹伸各自写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就是关于新农政和陕西水利分局的。

    这是今年重要要抓的指标。

    崇祯的信里有这么一句话:农业关乎国本,民以食为天,陕西是重灾区,朕要你们五年之内解决陕西的灾情,立刻给朕上军令状!

    这信施凤来和尹伸一接到,还能怎么办,只能立刻奏疏一封,军令状整起来。

    而接下来,从二月初三开始,农务院就开始真的忙起来了。

    主要是和工部核对接下来批量生产的农具。

    至于其他省的农政指挥所,倒是不必农务院多操心。

    先暂时由各州府的通判来担任,由通判来指挥建立便可。

    陕西是比较特殊的地方,所以崇祯才点名让史可法去,并且赐了一柄尚方宝剑。

    。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huyuan.net=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