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章节目录 第89章 阿谀媚上(补14)

作者:村东头二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89章阿谀媚上(补14)

    “大胆!”

    一名身着绯色官袍的老者,原本站在赵祯身后一众朝官前列,此时突然站出来,怒斥那名宣读圣旨的内侍,“你竟敢假传圣旨?!”

    按理来说,新科进士们的官职、去处,都是由翰林院、秘书监等机构商议好,然后上报宰相审批,到最后经由皇帝盖章签发圣旨。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所以在场的一些朝官,都知道这些新科进士应当封什么职位。

    河南尹嶙,进士及第,一甲第三人,按例当封宣奉郎,职大理评事。

    可如今从文官变成了大相径庭的武官?

    岂不让人怀疑?

    “奴婢冤枉啊!”

    那内侍吓得不轻,他认得出来,这人是当朝宰相,贾昌朝。

    传闻一年前,因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所推行的新政不被贾相所喜,故而被朝堂孤立,相继被贬出朝堂。

    回想范仲淹回朝时,迁任参知政事,何等的风光,就连当初的老相杜衍也十分欣赏他的能力。

    可最终,还不是败于贾相之手?

    连老相杜衍都难逃被贬的下场。

    虽然事实并非如此,可那内侍只听坊间传闻,就对这位贾相惧怕不已,此时又被安了个“假传圣旨”的名头,不吓尿已经不错了。

    “官家。”

    贾昌朝手执白玉笏,躬身向赵祯行了一礼,正声道,“此獠擅改圣旨,假传圣旨,以致天威折损,令新仕蒙冤屈就,必须按律处置,以正效尤!”

    他说尹嶙因此蒙冤屈就,是真心话,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尹嶙的“致果校尉”是正七品荣誉衔,不领实职,也不领实俸,武功大夫是武虚衔,领实俸,不领实职,也是正七品,且不论那皇城司副都头的实职,这荣誉衔、武职虚衔都是正七品,比那状元贾黯都要高出一个品阶。

    他虽然是进士及第,但最高也只能从七品,与榜眼刘敞一样。

    屈就当然是不可能屈就的。

    之所以给尹嶙封一个正七品的官,也是因为赵祯觉得,由文转武,有所亏欠,才将尹嶙擢升了一级,其中又有好几阶。

    听得贾昌朝此话,赵祯波澜不惊,淡淡看了贾昌朝一眼,说道:“他没有假传圣旨,这圣旨就是朕的意思。”

    话语虽平淡,但听在众人耳中,却是如同惊雷。

    当然,在那跪地的内侍心里,却像是照进了一束光。

    活着,真好。

    “官家!”

    贾昌朝此时的声音有些激愤,“此举不合礼数,河南尹嶙乃是进士科及第,怎可转入武职?请官家,收回成命!”

    “请官家,收回成命!”

    贾相都说话了,其他朝官也同时附和,他们一齐发声,震得整个大庆殿都颤了一颤。

    底下那群新科进士们,哪里见得如此阵仗,但朝官都跪倒了,他们哪里好站着,于是也纷纷跪倒。

    已经伏倒在地的状元贾黯,忽然察觉到有什么不对。

    阳光好像没那么刺眼了。

    他回头一看,却见自己右手边的尹嶙,那位进士及第,新封的探花郎,还直挺挺站着呢。

    “尹公子,尹公子……”

    他小声提醒。

    大家都跪着呢,你这鹤立鸡群,咋的要起飞啊?

    尹嶙回过头来,低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咧嘴一笑。

    大白牙十分闪亮。

    贾黯一怔。

    然而就在此时,赵祯开口说道:“河南尹嶙,听闻你今年十七岁,还未有字吧?”

    贾黯赶忙低头伏下,不再管尹嶙的死活。

    而赵祯说这话,完全没有理会稽首在地的臣子和新科士子们,反而是忽略了贾昌朝等臣子那句“收回成命”之言,直接向尹嶙问了个无关痛痒的问题。

    尹嶙倒是面无波澜,作揖道:“回官家,臣还未得字……臣斗胆,请官家赐字。”

    此言即便有些大胆,但也算寻常,可听在贾昌朝那些老朝官们的耳中,却如同惊天霹雳。

    他们瞬间就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于是,虽然跪倒,但也回过头来,看着那个阳光下,玉树临风,英气勃发的少年郎。

    眼里皆是震惊、诧异、失望、不解……

    君臣这般问对,哪里还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贾昌朝忽然想起,前几天有人说,官家私下召见了这位探花郎,听闻是因为探花郎书法颇有造诣,但他没想到,这一见,却见出了问题。

    看来这位探花郎,和官家达成了什么共识,又或者……

    从武职,是他自己的意思!

    贾昌朝有点不明白了。

    但凡一个正常的读书人,寒窗苦读数年,乃是十数年,数十年,都是为了进身文流。

    可这探花郎偏偏反其道而行。

    他是读书人吗?

    是。

    进士及第,一甲第三,若不是个读书人,哪有如此成就。

    他正常吗?

    看起来挺正常的,面如冠玉,身形挺拔,说是谪仙神郎也不为过。

    可为什么呢?

    不但贾昌朝,就连其他人也想不明白。

    偏偏尹嶙出身于河南尹氏,那可是仕林望族,接连出了尹洙、尹源两人,虽然贾昌朝也不喜他们二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风骨,他们的能力。

    可如今却出了个自请从武的尹嶙,个中缘由,只有这位探花郎和那位官家,才能知晓了。

    他们其他人,包括贾昌朝在内,此时都给尹嶙贴上了一个“阿谀媚上”的标签。

    “不以山低而嶙,不以凡石而峋,君子之高义也。”

    突然此时,赵祯笑了,说道,“既如此,朕便赐伱‘子峋’二字。”

    朝官们有些恍惚,他们已经很久没见赵祯笑过了。

    尤其是,荆王殇逝之后。

    “臣,谢官家。”尹嶙真诚鞠躬。

    到此时,一名朝官再也忍不住了,站起身来,指着尹嶙怒斥道:“尹嶙!你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书,便只学会了‘阿谀媚上’这四个字么?!寒窗苦读,便只为了与武夫之流为伍么?!”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看向他。

    别的不说,这人有点刚。

    尹嶙抬起头来,不卑不亢,直视那名官员说道:“这位大人,学生求官家赐字,何来阿谀之说?又哪里媚上?大人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书,只学会了‘信口雌黄’四个字么?”

    百度直接搜索: "天晴书院" 看免费小说,没毛病!

    (www.tqshuyuan.net=天晴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