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官雄》第七卷 惊蛰</h2> 第八章 前功八尽弃

作者:一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晓宁和程小溪再次來到于四海家的时候.于选举出去了.他老伴儿正在捡豆芽.满脸愁苦之色.豆芽沒有长好.长出很多毛根.她一根一根地掐.见客人过來了.连忙笑着让座.但表情转换之间.李晓宁和程小溪已经捕捉到她满脸固有的愁云.

    李晓宁落座以后.瞧着于选举的老伴儿说道:“二大娘.好像心里有啥事不愿说出來.我好几年不來了.生分了.你们把我当外人看待了.对不对.”

    于选举老伴儿脸上的笑容显得勉强、生硬.说道:“不会.不会.怎么会把你当外人看待.”

    李晓宁说道:“那二大娘你有什么心事.说给我听听.”

    程小溪也问:“是不是因为于四海辞职的事心情不好.”

    于选举老伴点点头.眼里已经有泪了.撩起衣襟擦了一下.说道:“四海爹不让说.可不说憋在心里怪难受.以前吧.四海当镇长.有工资.常常接济我们.再说.四海当镇长.即便迟交两月三月.他们也得给点面子.不会难为我们.这以后怎么办.四海辞了.工资沒了.面子也沒了.从今往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李晓宁皱眉道:“二大娘.你说的是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于选举老伴:“上面摊派下的钱.一大堆呢.”

    李晓宁眉头皱的更紧了:“上天秦有礼不是说咱们村人均年收入两万多吗.怎么一年下來连税费都交不了.还得靠儿子的工资和面子.”

    于选举老伴叹了一声说:“他说的那些都是给上面汇报用的.你怎么也信啊.沒错.你在这儿的时候.确实好了几年.以后就不行了.一年不如一年.到如今.地就沒法种了.累死累活干一年.只能闹个够吃.不饿肚.”

    李晓宁肚子里就有些气.强自压住问道:“全村有多少人家是这样.”

    于选举老伴说:“少数几家有余头.也余不多.多数人家都得倒贴钱.干上一年.挣不了一分钱.还得倒贴.你说这地还能种吗.”顿顿又说:“你看.我把心里话都说了.你们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四海一辞职.我们家就够倒霉了.再让人家抓住把柄穿小鞋.那就更沒活路了.”

    听了于选举老伴的话.李晓宁很感震惊.减轻农民负担.上面三令五申.也是他当时在县长任上的时候.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怎么到现在反而变成这样了.更令他惊讶的是负担重还无人敢说.于冠根夫妇守口如瓶.始终未将这个真实情况告诉他.这一家.也是男人不在家的时候.经再三启发.才流露了一点实情.还再三叮咛不要向外说.现在言论自由.农民更少忌讳.怎么村里人竟到了如此谨慎的地步.

    程小溪问道:“二大娘.你们到底怕啥.怕谁.比如说.你刚才说的话被人知道了.什么人会把你怎么样.”

    李晓宁说:“是啊.把你所担心的.全告我们吧.”

    于选举老伴说:“镇上的狼书记.他是省委书记的女婿.人人都怕他.他有时也來村里.人们就说.小心啊.狼來了.”

    程小溪说:“你是说.镇上的书记在你们看來.像狼一样可怕.所以就叫他狼书记.对吧.”

    于选举老伴:“也不是谁有意编派他.他就姓狼.”

    “噢.明白了.”李晓宁说.“是姓郎.郎平的郎.”

    于选举老伴说:“他叫狼全德.人们背后骂他是狼缺德.”

    李晓宁当然不相信镇上的什么狼书记是省委书记的女婿.但是他知道村里人肯定是信的.想了一下.他问道:“那县里就沒人管他.对了.张翰还在县里当书记吗.”

    “你说张书记啊.”于选举老伴说道.“他早就调市里当副市长去了.就在你走后沒多久.”

    “哦.”李晓宁沉默了.当年新邳县能取得大发展.是他和张翰两个人共同的努力.当时自己被免职.满以为张翰在.最起码自己的心血不会被破坏.沒想到张翰也紧跟着调离了.那就难怪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了.想了一下.李晓宁又问道:“郁琅嬛县长还在吗.”

    “她啊.也调走了.具体去了哪儿.不知道.”于选举老伴儿说道.

    这下李晓宁彻底儿心凉了.当年的主要班底都走了.再好的政策得不到贯彻.也不是白扯吗.感慨良久.李晓宁安慰于选举老伴道:“二大娘.你也用不着害怕.你家有啥事过不去了.你告我.我现在虽然沒职务.对一些事情虽然沒有直接处理权.但是向市委市政府提建议和反映问題的权利还是有的.必要时我可以帮你们一把.”

    于选举老伴十分感激地说:“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宽敞多了.你看光顾说话.忘了给你们吃饭了.饭早做好了.就等你们过來吃呢.”

    吃过饭.程小溪拿出一千块放到箱盖上.说:“这是给小孩子的压岁钱……”

    于选举老伴忙抓起钱硬给程小溪往包里塞:“不用不用.孩子沒回來呀.”

    程小溪揭开柜子把钱撂进去.压住柜盖说:“孩子在不在跟前是一样的.等孩子回來你转给就是了.二大娘你要是拒绝.就是看不起我们.我们心里就不高兴了.”

    李晓宁说:“这是按乡俗给孩子的一点压岁钱.每到一家都要留的.不要推让了.我们该回去了.”

    于选举老伴说:“再坐一会儿吧.”

    李晓宁说道:“不了.我们打算回燕京.要回去收拾收拾.快忙你的吧.””

    说着话.李晓宁和程小溪走出了于选举家.

    “你真要回燕京.”程小溪冲李晓宁问道.

    “当然不是.我那是故意说的.为了引于四海出來.”李晓宁说道.

    “哦.那现在去哪儿.这不是回家的路啊.”程小溪问道.

    “再去一下王桂峰大爷家.”李晓宁说道.“他是我们村经济种植的大户.是我在当县长的时候先富起來的一个.去他那儿再了解一下.”

    王桂峰家的住宅是致富之后修建的.北面是六间平房.东西两侧各有两间耳房.其余设施如猪圈、鸡窝、厕所一应俱全.围成一座像模像样的农家宅院.

    李晓宁和程小溪刚迈进大门.王桂峰就出屋迎接.李晓宁站在院当中环视片刻.说道:“大爷.你这院子太宽敞了.有点空旷的感觉.”

    王桂峰说道:“原先不是和两个儿子一起住吗.后來儿媳和婆婆矛盾日深.大儿子就搬到县里去了.再往后.种地赔钱.二儿子也领着媳妇跑到市里租房居住.长年打工.为省路费.过大年都沒回來.你大娘前年也去世了.所有就剩我一个人了.

    从王桂峰的介绍里.李晓宁听出一种凄凉之意.原來王桂峰家是村里最穷的几户人家之一.全家住在三间茅草屋里.后來.他当县长的时候.推行了农村无抵押小额贷款政策.王桂峰承包了几十亩地种药材.快速地致了富.他还记得当时王桂峰说要建六间大平房.两个儿子各两间.他和老伴两间.让一家人住得宽宽敞敞.舒舒服服.两个儿子更自信.大儿说.晓宁兄弟再过几年來.你会认不出我们家的.二儿子说.用不了几年.有两三年就够了.到时候你把县政府的人全领來.也能给你安排得下.

    当时李晓宁看到王桂峰一家男女老少灿烂的笑容.感觉出这个家正充溢着一种令人振奋的旺气.可是今天再來.偌大的宅院只住一位孤零零的老人.透着一种衰败的凄凉气息.

    王桂峰把李晓宁和程小溪让进屋里说道:“我初一就把家收拾出來.生上火了.你们住的是楼房.不知道习惯不习惯住.”

    程小溪说道:“挺暖和.是一种跟暖气、空调不同的暖和.而且一点也不干燥.挺好挺好.”

    王桂峰高兴道:“你们要是喜欢.就來我家住几天.”

    程小溪笑道:“我沒有意见啊.看我们家那口子的了.”

    李晓宁沒接这个话題.而是问道:“大爷.我有个问題想请教你.我们到于四海家以后.于四海既不回家吃饭.也不回家睡觉.按常理.你就是再忙.真的忙得顾不上吃饭、睡觉.从礼貌上讲.也该抽空回來见见我们才对.可沒有.你们住得挺近.应当了解点情况.你说这是怎回事.”

    王桂峰说:“也许与辞职有关.你想吧.他给公家当镇长.也算是像模像样的一个官了.现在一回家.啥都沒了.心里能好受.”

    李晓宁气恼道:“他辞职与我沒有关系呀.躲着我干嘛.”

    程小溪插话道:“心里再难受吧.我们到他家作客.他出于礼貌也该见见面呀.王大爷.你一定知道点就里.帮我们解解这个谜吧.”

    王桂峰摇摇头:“我说不清.要弄清是怎回事.只有找于四海坐坐.就算他不直说吧.说话听音.锣鼓听声.从他的话里总能听个**不离十.”

    李晓宁说:“于四海不露面.我见不到他呀.”

    程小溪说:“王大爷帮我们一把.行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