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h2>《官雄》第四卷 鸿渐</h2> 第十五章 节外生枝

作者:一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袁克功此次带來的这辆考斯特除了驾驶员之外.一共只有十三个座位.省里來的人占了十个位置.现在只剩下袁克功旁边的一个座位和他身后的两个座位沒有人坐.

    袁克功让李晓宁坐下.可是坐在哪里.袁克功身边有一个座位.坐在这里.是一种极高的待遇.秘书长、副省长和秘书方静文都沒敢坐这个位置.李晓宁直接坐下來.会不会令袁克功感到他不懂礼貌.

    可是如果坐到袁克功身后也不妥.一來感觉像是坐了冷板凳.二來.袁克功肯定还要和他说话的.他坐在后面.岂不是要袁克功转头跟他说话.那样就更加不礼貌了.

    当然.如果袁克功指明让李晓宁坐哪儿.就不存在这个问題了.可是袁克功沒有明说.李晓宁就难办了.

    李晓宁说到底也是干过秘书的人.稍一犹豫便已经有了计较.他在袁克功身边坐了下來.笑着说道:“那我离首长近点.好方便向首长汇报工作.”

    李晓宁的表现令袁克功感到非常满意.这个小伙子进退有节.不卑不亢.是个成大事的人.看來林国栋沒有跟自己撒谎.这个李晓宁确实值得培养.

    李晓宁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突然借调到江南省來任职.其实这个事说起來很简单..就是林国栋和袁克功通了一个电话的结果.林国栋和袁克功曾经一起在中央党校学习过.二人都是高层之中的后起之秀.也算是志同道合.私下里的联系便相对多一些.自从林国栋发现了李晓宁和唐薇的事情之后.他的心里就一直有一个疙瘩.继续让李晓宁在自己手底下干下去是不可能了.但是同时他又非常赏识李晓宁的才华.而且心里也一直沒有放弃让李晓宁做自己女婿的想法.便狠不下心來整李晓宁.他又不愿意把这么一个人才拱手让给别人.想來想去就想到了袁克功.

    正好袁克功跟李晓宁也打过一次交道.对李晓宁的印象也还算不错.便爽快地答应了下來.

    这一次袁克功之所以把新邳县列为视察对象.除了新邳县是个农业大县之外.也有趁机看看李晓宁到底干的怎么样的意思.现在一看.最起码李晓宁还沒有令自己失望.

    但凡是领导.都有着做伯乐的念头.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是可以带來极大的成就感的.而且领导们都特别热衷于发现和培养年轻人才.因为年轻人心性和思想都还沒有定型.也不像老同志那般圆滑.更容易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领导忠诚.发展潜力也比老同志大的多.

    袁克功和林国栋一样.都是空降的封疆大吏.江南省的政治格局在他來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他要想在已经被瓜分完毕的权力蛋糕上分一杯羹.而且是分到大头.就必须在拉拢原有势力的同时.大力培养属于自己的新势力.而李晓宁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对象.

    李晓宁并不知道在这一瞬间.面前的省委书记脑子里已经动了千万个念头.他刚刚坐下.便听袁克功再次问道:“你打算带我们去哪里看看.”

    袁克功的这个问題和前面的问題一样简单.但是回答起來却也是同样的不简单.李晓宁想带袁克功去看哪里好回答.可是自己的想法跟市里和县里的想法是有冲突的.如果完全按自己的思路來.肯定会得罪秦凤翔和连玉.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省委书记再怎么赏识自己.得罪了顶头上司也不是明智之举.可是如果把秦凤翔和连玉原先商定好的方案直接拿出來.那自己又拿什么打动袁克功.打动不了袁克功.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个同省委书记单独相处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可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次沒有作为.再想有下次也就难了.

    好在李晓宁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的回答道:“县里本來想着首长來到我们这儿估计也就中午了.又坐了几个小时的车.考虑先休息一下.由连书记汇报一下县里的情况.然后吃午饭.视察安排在下午.不过我看首长來的这么早.肯定是急于先看看情况.所以我就斗胆自作主张.请首长先到下面的乡镇去看看.回头再休息.”

    袁克功点点头说道:“我们在车上就是休息.还是先看看再说吧.”

    李晓宁接着说道:“县里原先准备了三个点.南中北各一个.最好的一个在中部.最差的一个在北部.一般的在南部.不过我想首长來就是为了发现问題.督促我们的工作的.所以我想是不是直接去看看北部的那个条件比较差的村子.然后我带首长去南边的一个地方看看.”

    袁克功看了李晓宁一眼说道:“你的想法不错.如果要看好的.就不会來你们这个有名的贫困县了.就按你说的办吧.先去看看北部的那个点.”

    在大庙村的考察很顺利.一切比预想的还好.首先是连玉他们准备的确实比较充分.其次是李晓宁事先跟村支书说的话起了作用.被袁克功问的农民都是照实回答.当然也肯定不是完全照实回答.都是拣能说的说了说.不能说的.还是沒敢说.但是结果还是让袁克功感到很满意.高兴地夸奖了在场的各位领导.称赞他们的工作做得还是比较扎实的.农民的负担沒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重.市县两级的头头们都是心花怒放.特别是连玉.脸上都直接笑开了花.

    可是在车队准备离开时.突然从隔壁的双庙村來了几百人拦住了去路.要向省委书记喊冤请愿.诉说灾情.

    事前秦凤翔就有言在先.谁出了问題谁负责.哪里出了问題哪里负责.要把这次考察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想不到一下就出这么大的事.连玉直接吓出一身冷汗.急忙跑上前去组织阻挡.

    袁克功却并沒有生气.而是立即下车说我是省委书记.有什么事请和我说.

    李晓宁趁机对村民喊道:“大家要讲礼貌讲文明.省委袁书记是來给大家解决困难來的.有什么话你们就说.能解决的保证解决.”

    村民便开始诉说.他们说今年涝灾严重.庄家都被淹了.颗粒不收.但村干部却说皇粮国税.是铁定的东西.不管收成好坏.该缴的税还是得缴.村民要求书记到村里看看.要求免税.再给点救济.

    袁克功立刻说道:“走.到村里看看.”

    众人沒有法子.只好跟上去.到了双庙村一看.灾情确实严重.田地几乎全部水淹了.连好多房屋都直接泡在水里.甚至有几个房子只剩下一个屋顶露在外面.一块不大的高地上面搭了百十顶帐篷.这些帐篷也都极其的简陋.几根粗细不等的木棒支起框架.上面盖上一块油布或是编织袋.这就是一个家了.公公婆婆、儿子媳妇外加孙子孙女全挤在这一两个平方里.

    袁克功的眼睛湿润了.突然骂了一句他妈的.然后调头就走.

    袁克功是出了名的儒官.当官之前是大学教授.平时表现出來的都是温文尔雅.今天居然骂了脏话.可见是真的动了怒气.大家谁都不敢说话.只好按顺序跟了往回走.

    因为有了双庙村这个插曲.后面的视察全部都停了.袁克功也不回县里和市里.直接在双庙村召开了现场会.讨论怎么抗灾救灾.

    因为双庙村村委会也被淹了.会议直接就站着召开.袁克功首先表了态.给双庙村免税.而且不是免一年.是连免三年.然后让连玉他们说救灾的举措和后面防范涝灾的想法.

    连玉到底也是多年的老官员了.虽然之前的报告都是秘书写的.但是看的多了.脑子里也算是有点儿东西.短暂的沉默之后便滔滔不绝地说了起來.但是说來说去.救灾的办法也就那几样.什么全体动员.什么干部下乡.什么调集全县的水泵到一线.再拨点救灾资金.

    袁克功皱着眉头听连玉说完.然后问道:“你打算拨多少资金用于救灾啊.”

    连玉吭哧了半天.说了很多县里的困难.然后说最多能拨五十万.

    袁克功一听就恼了.沉着脸问道:“双庙村一共多少村民.”

    连玉懵了.他哪儿知道啊.不确定地说几百人吧.被袁克功一瞪.又说一千多人.

    袁克功摇了摇头说道:“看來你是不知道啊.李晓宁.你是县长.你知道吗.”

    李晓宁沉着地说道:“双庙村是我们新邳县最大的自然村之一.根据去年的统计数据.全村一共一千二百六十七户.四千七百八十六口人.”

    袁克功便冲连玉说道:“你当了这么多年的一把手.对下面情况的了解还不如人家刚來几天的.你羞愧不羞愧.”

    此时村民们都围在周围.县里、乡里和两个村里的头头脑脑们也都在.连玉的脸红的跟火烧云似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同时心里也把李晓宁恨的跟什么似的..就你李晓宁能.我就不信你能把全县那么多村子的情况都记得这么清楚.肯定是你事先算计好了.故意要在省委书记面前出我的丑.说不定双庙村的村民也是你李晓宁事先安排好了來告状的.

    袁克功训完连玉.接着说道:“五十万救灾款分到四千人头上.每人才一百块钱.根本就不够用的.这样不行.还得再想办法.李县长.连书记说他只能出五十万.你呢.你是县长.管经济.你能出更多的钱不.”

    “不能.”李晓宁很干脆地说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下一章 手机阅读>> (快捷键→)